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4.36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学位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 年份:2010
在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物质丰足的现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存在境遇、生存境界却每况愈下,现代人普遍生活在异化状态之中,在这个物质世界里四处奔波追逐。海德格尔对于现代...
[学位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 年份:2013
“情本体论”是李泽厚近20年来思想的重心所在,也是李泽厚近30年思想活动的主线之一:一方面,它是李泽厚“主体性”思想的延续与发展;另方面,在新的时代和文化语境下,它则开启出......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建构与研究密集指向以下论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内涵界定、历史分期、发展线索;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思想资源、建构路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文学理...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李泽厚的"人性论"涉及到哲学人类学、人格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从哲学人类学学科视域来看,李泽厚的"人性论"具有生物人类学、理性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宇宙论人类学和神本主义人......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1
现代人根本上是无家可归的,家就是指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世界在现代已没落了。在海德格尔看来,科学是一种主体性的魔障,技术是一种客观性的命运,科技乃是现代社会的统治力量,...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涤除玄鉴”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在认识论方面,它对认识的最高目的、认识途径、认识者的主观条件作了富于启发意义的阐述,与此相应,作为一个美学文艺学范畴,它的内涵......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5
出于对现代人生存意义问题的关注,李泽厚提出"情本体论"。将现实情感作为个体生存归宿是"情本体论"的核心内涵。"本体之情"包括世俗人间情和宗教审美情,具有积极、平宁、愉悦...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9
海德格尔和李泽厚都看重情感,都关注情感的作用、类型与来源。首先,关于“情感作用”,一方面,他们都重视情感的生存意义,都反对单纯理性;另一方面,他们的关注层面、运思视角...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2019
"栖居"指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是在"栖居与物""栖居与筑造"这两重关系框架中来言说"栖居"。前者意在揭示栖居、物与世界的本质关联:栖居乃是逗留于物,物物化世界,终...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作为经典文本,《存在与时间》(以下简称《存在》)追问存在,开启了基本本体论转向,也推进了现代西哲的生活世界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存在》还有自身特色:厚积与急就之统一。它一问世......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艺海 年份:2011
陈力导演的新作《湘江北去》突破主旋律影片的既定模式,在历史和伦理的二元张力之间施展艺术手腕,可以说是近年来少有的具有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的影视佳作。...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迄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强调文学从属政治,到坚持文学疏离政治,直至主张文学与政...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作为经典文本,《存在与时间》(以下简称《存在》)追问存在,开启了基本本体论转向,也推进了现代西哲的生活世界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存在》还有自身特色:厚积与急就之统一.它一...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21
张世英审美观的建构与其对海德格尔的接受密切相关.其审美意识论接受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在世结构、惊异等思想;其艺术观接受了海德格尔的世界观、真...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电影画刊(上半月刊) 年份:2011
李泽厚先生在多篇文章中都曾阐述过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观点:历史与伦理之间的二律背反。即是说,社会历史的进步倾向代表历史的一面,历史中个体的幸福则代表伦理的一面,古今中...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钱中文和叶秀山的“文艺反映论”都是对传统文艺反映论的创新性发展,但二者差异颇大。就“反映者”而言,前者强调创作主体,后者推崇艺术家。在反映者定位和反映者能力的阐述...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钱中文和叶秀山的“文艺反映论”都是对传统文艺反映论的创新性发展,但二者差异颇大.就“反映者”而言,前者强调创作主体,后者推崇艺术家.在反映者定位和反映者能力的阐述上...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电影画刊 年份:2011
李泽厚先生在多篇文章中都曾阐述过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观点:历史与伦理之间的二律背反。即是说,社会历史的进步倾向代表历史的一面,历史中个体的幸福则代表伦理的一面,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在某一历史时段这两者之间常常发生矛盾,从而时常有“有德者未必有福,而......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22
海德格尔一生的“物性”之思有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50年代,主要体现在《存在与时间》《艺术作品的本源》《演讲与论文集》这三部著作中。三个阶段的“物性”之思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从目的看,他不是为了探究“物”的实体属性,而是通过对“物”之存......
[期刊论文] 作者:牟方磊,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22
叶朗“美在意象”说的建构与其对现象学的接受密切相关。其“意象特征论”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相关项”思想和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思想;其“意象生成论”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其“意象真实论”接受了胡塞尔等人的“生活世界”思想、叶秀山的美学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