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3
2 0世纪 40年代 ,中间党派及自由知识分子为反对国民党垄断国家资源的一党专政体制 ,提出了融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教育民主、国际民主于一炉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这种民主观...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3
保护公民和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是当代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价值目标之一。不断涌现的"诽谤官员案",揭示出刑法第246条但书条款规定的诽谤罪公诉程序与宪法第41条明确保护的舆论监...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被称为"公序良俗第一案"的"泸州遗赠案"持续引发法学界广泛关注。时至今日,有关本案的深入讨论依然热烈。两审法院的一致判决,使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具体适用及其关系问题成...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公法研究 年份:2002
抗战中期大后方的宪政运动(狭义,实为立宪运动)以“期成宪草”被国民党统治集团打入冷宫而宣告结束,但国人追求宪政与法治的信念并未泯灭。抗战末期,以民盟为代表的介于国共...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08
人格尊严早已入宪,成为中国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但其对政府行为的规制功能远未显现出来。结合深圳"卖淫女示众事件",基于规范法学的立场,通过阐释我国《宪法》第38条的意旨与内...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20世纪40年代,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所发起的宪政运动在1946年各党派政治协商会议前后达到高潮。作为政协五方妥协的结果,“宪法草案案”集中体现了中间党派的自由主义宪政理想。本文通过对“宪法草案案”主要内容的分析,特别是将它与孙中山五权宪法和西方宪政模......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中,就国共两党的对立看,其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突出的共同点,就是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期成宪草”是抗战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唯一成果,是当时中国各在野党派中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话语体系下,借鉴西方代议制分权政体的某些因素,对国民党一党包办的五五宪草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8
人权为评估一国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提供道德上的判断基准。只有当公民不再需要经常用人权与本国政府抗争时,此政府才被认为是合法的。鉴于史学界对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人......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3
作为西方法律思想的结晶,程序正义在当下中国法治进程中所具有的价值不言而喻.清末司法改革在西法东渐和立宪主义背景下,把程序正义女神请进中国,初步确立了司法独立、审判公...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3
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由主义法治思潮以当时的民主宪政运动为背景 ,以中间党派及自由知识分子为主体 ,其目标是通过议会主导的权力分立的政体设计 ,培育国人的法治观念与习惯 ,以...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3
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公布后遭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批评。作为抗战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唯一成果的“期成宪草”,则是对“五五宪草”所作的一次大手术,是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同人在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话语体系下借鉴西方分权政体的某些制衡因素......
[会议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中国法学会 年份:2008
人格尊严早已入宪,成为中国公民在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但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功能远未显现出来。本文结合“深圳卖淫女示众事件”,基于规范分析法学的立场,通过阐释中国宪法第38条的意旨与内涵--作为基本权利的人格尊严(一般人格权)所具有的规范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08
摘 要:人格尊严早已入宪,成为中国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但其对政府行为的规制功能远未显现出来。结合深圳“卖淫女示众事件”,基于规范法学的立场,通过阐释我国《宪法》第38条的意旨与内涵——作为基本权利的人格尊严(一般人格权)所具有的规范功能,归纳出宪法上人格权保护......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沈琼,,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8
2008年1月5日,由浙江省法理法史研究会主办、宁波大学法学院承办的法理法史研究会2007年年会暨“经济‘先发’地区的法治发展”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召开。来自浙江大学等...
[期刊论文] 作者:舒建国;石毕凡,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4
在春秋战国这个社会大转型时期,儒家主张“以礼治国”,而法家鲜明提出了“以法治国”思想,蕴含着法与道德的分离、法区别于道德这个法实证主义的基本命题。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包括法的公开性、普遍性、客观性、适时性、稳定性以及法的平等性与权威性。与法......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刘辉,,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0
2009年12月5日至6日,由浙江省法理法史研究会主办、德清县人民法院承办的“转型期的司法”研讨会在湖州市召开。来自浙大光华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宁波大学法学院等13...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舒建国,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0
实行民主宪政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先进分子梦寐以求的目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月刊为阵地,向国民党一党独裁发起挑战,要求以民治代...
[期刊论文] 作者:石毕凡, 徐珉川,,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1
"人肉搜索"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但不可避免伴随着诸多负面影响。"王菲案"作为人肉搜索隐私侵权的典型案例,其核心是如何确定隐私权及对应义务的内容与界限。权...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祥, 石毕凡,,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1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不同于清末民初对欧美宪政的机械模仿与简单移植.它力图超越欧美和苏俄的宪政体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自身的特色.我们把孙中山首创的五权宪法论的基本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