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54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2
陶渊明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一句中的"五斗米",历来被多数人理解为"陶的微薄奉禄".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考查历史典籍有关记载及陶的思想发展轨迹,分析陶弃官的当时背景...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觉〕 特指听觉。义同听,闻。 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一听一看,“觉”与“看”对文。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坐觉潮声...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我国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设的办学模式,是在建国初期急需大量中初级技术人才这样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从现在我国现实条件对教育的要求看,这种办学...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语汇.因而,在新时期的语言发展变化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大量涌现的新词,这方面的研究文章颇多.从整体性的观点来看,语言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宿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4
委婉修辞被广泛运用于语言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它的存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机制和文化根由;它的构造往往要造成一种距离感,同时亦要注意与所指事务的紧密相关;它...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风雨故人来”是大家熟知的佳句,可出处却一直不详。据我们考证,它有一个形成过程,《诗经》中的《郑风·风雨》篇似乎是本源.由南朝民歌、唐宋诗词、元曲直到明清部分相关作......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有人说,一种方言的消亡,就意味着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那种交际和思维工具的永远丧失,意味着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载体的永远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讲,搞方言调查是进行文化遗产...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3
灿烂的汉文化促生并影响了汉语修辞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汉语修辞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技巧.从文化的角度去关注修辞,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认识和阐释修辞...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李白在与河南交往的20多年间,曾四到洛阳,三下宛城,北抵安阳,东游梁宋,创作了大量描写河南秀美山川和风物人情的篇章。这些诗篇,寄托了李白的人生感慨;体现了李白进无台阶、退不甘心......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解释了元杂剧里12个中原口语词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5
摘 要:杜诗中清新俊逸、千古流传的佳句,有许多是经过“点化”翻新而来的。杜甫借前人看似被用废、耗尽审美意义的枯槁词句,经过精心陶冶点化,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杜诗中运用的“点化”手法是丰富多彩的:或是对旧有名句作小小的语言、语序变动,或兼采众长、巧妙组......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杜诗中清新俊逸千古流传的佳句,有许多是经过"点化"翻新而来的.他借前人看似被用废、耗尽审美意义的枯槁词句,经过陶冶点化,或是小小的变动,或是兼采众长,巧妙组合,去粗取精,...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博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较早 ,范例较多。宋陈马癸的《文则》对其有精到论述。“博喻”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修辞方式 ,且适用各种不同的文体。探讨它的...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孔子曾周游中原列国讲学十余年,在中州培养的弟子数量多,素质高,名列"七十二贤"的就达十七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生平事迹史载或阙或漏,语焉不详.稽考文献,为这些孔门弟子立...
[期刊论文] 作者:秦崇海,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大教育家孔子曾周游中原列国讲学十余年,使中州大地成为培育和弘扬儒家文明的重要场所.他在这里培养的弟子数量较多,素质较高,名列"七十二贤"的就达十七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