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67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正】 郭沫若研究学术座谈会前半月,笔者访屈楚同志,谈起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群益出版社出版郭沫若著作的一些情况。屈楚同志说:郭老的剧本《孔雀胆》初版在重庆出书,印错的字...
[会议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 年份:2004
很难找出恰当的词汇来形容孙夫人宋庆龄的崇高与圣洁的形象。如果说她是出现在一群虔诚仰视的"教徒"面前的一位崇高的"圣母",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她同时又是一个睥睨世界...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6
【正】 1940年11月1日,在周恩来同志关怀下,郭沫若同志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根据周恩来同志要造一个声势,以显示我们的力量的指示,11月7日晚举行了文化工作委员会...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2
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是郭沫若同志九十诞辰纪念,这使我想起四十一年前重庆开展庆祝郭老诞生五十周年的一些情景。 为什么是四十一年前?因根据当时习惯,一般人年令大都照虚岁计,所以在1941年举行。这一年又正好是郭老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纪念。重庆文化界以......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4
珍贵革命文物——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时的一个《签名轴》,在失落十六年之后,重又回到了我的手里。 正如新华社报道中所说:“这件文物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和郭沫若同志的一次重要的活动”。它既显示了当年在党领导下革命进步文......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8
【正】 郭老的诗集《潮汐集》中的《汐集》,编集了他1945年前的旧体诗词。其中绝大部分诗词是我在郭老身边工作时的作品,因此这本集子特别使我感到亲切,令我喜爱。 不久前我...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1993
累累石榴子,如君子独多, 尚祝真如石,精晶永不磨。 这幅郭老在1943年10月1日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三周年时书赠骆湘楼同志的手迹(参见封三)是专为湘楼而作的小诗,这类诗郭老一...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1991
郭沫若1943年曾亲笔写了一份“婚礼仪式”,这倒是很少见的。内容如下: 婚礼仪式:一、仪式开始,唱义勇军进行曲 二、来宾就位 三、新郎新妇就位 四、证婚人、介绍人(请杜老担...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1987
《孔雀胆》共四幕六场,郭老始作于一九四二年九月三日,至八日完成,是写作时间用得最少的一个剧本,但准备工作所...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83
王闻识烈士原名王闻栻,广西南宁人,壮族。1911年12月24日出生,家庭成份城市贫民。1924年考入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投身当地革命斗争。1926年在南宁第一次被捕,当时年仅15岁,经多方营救,次年出狱。出狱后通过组织到上海,继续......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5
郭老题赠给我的一副对联,挂在我的书案旁已四十多个春秋了。这副对联常常引起我美好的回忆,使我回想起在郭老领导下学习、生活、战斗的日日夜夜。亲朋到我家来,看到这副对联,...
[期刊论文] 作者:翁植耘,, 来源:世纪 年份:1994
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后,几乎遍游全国的名山大川,而且他每到一处,几乎必挥毫赋诗题字留下了无数瑰丽的墨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骚人墨客曾像郭老那样游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