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491秒,为你在为你在23,761,00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86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生产工具史阶段的划分解放初,我们在讲授《中国物质文化史》及《科学技术史》中突出生产工具的发展历史。把它的发展分为“石制生产工具”、“金属生...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58
一调查的经过及结果河南巩县石窟寺在城西三华里之洛河北岸。就邙山南麓渐崖开凿石洞、雕刻佛、菩萨等象而构成一大伽蓝,共三大窟,即所谓西一窟、东一窟及东二窟;此外还...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0
一、叙说《昭成寺僧朗谷果园庄地亩幢》,刻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继刻至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石高三市尺多,八面,每面宽五、六市寸,全文共约四千多字,现存于河南...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文史版) 年份:1954
(上)遺址一、地理位置伊通河金史作益褪河,明史作一秃河,又名伊图河,源於吉林省磐石縣城西库勒嶺西側,西北流至伊通县城南二十华里勒克山村东,會伊巴丹河,更北流經長春...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
来源:文物参考资料 年份:1957
"文物参考资料"一九五六年第十一期刊载王雅周先生的"在长春伊通河畔的田野考古调查"一文,在看法上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第一,在长春伊通河畔有很多原始社会的遗址,各遗...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1
在《考古》1979年4期,发表两篇有关“裴李冈文化”的文章。一致把“通身磨光、制造精致”的四足石磨盘及锯齿状石镰作为其典型器物,认为是“早期新石器时代”,距今7400...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张鹤云,,
来源:文物参考资料 年份:1956
龙虎塔在济南城南七十五里柳埠镇神通寺的墓塔群中。它的年代据日人关野贞说约为中唐或晚唐遗物,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在"论历城四门塔的年代兼答荆三林先生"("文参"一九五...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 李趁有,,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85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农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同志对古农具的起源、种类和型制作了较深的探讨。但对我国古代农具的特点、规律和阶段的划分却很少有...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张鹤云,,
来源:文物参考资料 年份:1956
神通寺遗址在济南市南约四十公里(?)柳埠镇东北琨瑞山阳(图一),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始命名为种通寺。唐释道宣续高僧传载"仁寿置塔。敕令法瓒送舍利于齐州泰山神...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李趁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6
复种工具是用于播种之后的起复盖和压实作用的一种工具。它的起源,早在新石器时代,和其它古代农具一样它也有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特点。近读一些名家关于中国古代农具之大...
[期刊论文] 作者:荆三林,李趁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正】 (一) 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清初江苏武进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中书令。少时苦学,每天读书至深夜,两眸欲合之时,即用艾草灼臂。诗文皆佳,下笔千言,旬日之间,文稿可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