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艺术意境即一间审美场 :主、客体三层面双向交互作用发生共振效应生成的四维空间形态。艺术意境以第三审美层面显呈 ,故外表上若“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羚羊挂角 ,...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审美理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无论是感性阶段的认识还是理性阶段的认识,都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确定性,目的在求真与求用。“真”是一切正确认识的共同品格。审美理解则是......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9
【正】 审美场是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双向交互作用中发生共振效应所形成的四维形态。它存在于审美直觉中。未产生审美直觉,便没有审美场。审美直觉离不开人与物的关系所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审美虚静心境指主体对现实物质与功利欲念的审美升华与超越后的空灵平静心里空间,它不求真、不求用,其主要特征是:主客融和、怡然恬淡、空无一物、万有群动、生命高峰.它的效...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场”是物理学关于电磁现象的一个概念,指物体在共振效应下形成的空间形态。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研究中借用“场”来描述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建立了整体——完形观...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直觉是主体面对审美对象不假思索、一见即美的审美现象。但直觉却隐藏着丰富而深邃的社会历史内涵。直觉有理性的觉醒 ,故直觉能够把握到对象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而审美...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提起艺术变形,自然会联想到表现主义者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其实,何止现代派艺术是变了形的,在宽泛的意义上,任何...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试论文学的审美及意识形态性葛启进从根本性质上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审美意识......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一)审美掌握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人类社会实践内容展开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多样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四...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马克思曾指出:“一物的物质属性不是由该物同他物的外部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马克思这一观点,在哲学意义上,具有普遍指导性。不仅物的物质属性如此,物...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在美的探索中,美是什么?美在哪里?这类基本问题,一直困惑着人们因而也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美到底在于物,还是在于心,便首先成为对于现实美的理解的根本分歧。”然而“谈论得...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在文学研究中,主题曾一度遭到冷落。有人说,追求主题就是“主题先行”,必然导致概念化、公式化。如此看来,主题便是扼杀创作生机的一大顽凶了。本文并不与这种“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自由生命力是自然生命力三级提升的结果.自由生命力有它特有的量度、力度和特征.量多,不等于力强.自由流变、生生不息是自由生命力最基本的特性.生命力有如电力,看不见,摸不...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认为药物可以治病,医生才能治病。我这里要说:审美也能治病,对于心理创伤来说,审美疗效甚为奇特!德国音乐家梅耶贝尔与妻子发生争吵,妻子一时悔恨,失望,...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想象是一种思维。形象思维不同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心理实质是“象的运动”。但审美想象不同于形象思维。在审美场三层面建构中,形象思维在第三层面。审美想象是以形象思维......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审美教学包括审美场教学与审美性教学两大阶段。把“死”的语言转化成活的形象是创建审美教学场的关键。文学形象是S1+S2+S3三层面建构,教师和学生作为审美场中双主体,都是P1+P2+P3三层面建构。......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情节是戏剧艺术的基础。有没有生动丰富的情节是一出戏能否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的关键。历来的戏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都十分重视戏剧的情节。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客体、对象、美和美感辨析─—审美场研究系列论文之一葛启进面对金色夕阳,《几度夕阳红》中男女主人公异口同声地赞赏道:夕阳很美!在这一审美直观感受中,仿佛客体、对象、美和美......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四十年过去了,《讲话》的根本精神过时了没有?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
[期刊论文] 作者:葛启进,, 来源: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典型是不能没有共性的。一个艺术形象之所以被称为典型,绝不仅是它具有独特的个性,还因为这个独特的个性是某些社会普遍共同本质的体现。文学艺术史上,人们对典型特点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