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265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蒋琦清,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06
氮沉降增加能够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改变植物的营养状况,影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改变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研究和预测大气氮沉降对植物生长、营养吸收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年,朱俊,蒋琦清,吴建,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21
随着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的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潜力空间不断缩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加大。韩国作为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协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已形成一些有效经验,这对于浙江省今后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杨贤燕,蒋琦清,唐建军,陈欣,HU Shuijin,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4
在昼/夜温度为35 ℃/25 ℃和30 ℃/20 ℃条件下,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对稗草和陆稻生长及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35 ℃/25 ℃条件下,每年输入4 g·m-2氮处理,稗草和陆稻地上部...
[期刊论文] 作者:吴春华,唐建军,陈欣,陈静,杨如意,蒋琦清,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3种杂草在模拟铅污染土壤中的菌根形成及对铅的吸收累积特点。结果表明铅污染对杂草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铅污染土壤中杂草的菌根侵染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无污染的土壤相比,苦荬菜(Ixerischinensis)、早熟禾(Poaannua)、黑麦草(Loliumpere......
[期刊论文] 作者:杨如意, 陈欣, 唐建军, 陈静, 蒋琦清, SJ HU,, 来源:科技通报 年份:2005
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微生物类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fungi,AMF)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不但耗时,费力,精确度低,而且难...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潮, 张珊珊, 唐建军, 蒋琦清, 陈欣,,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7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增氮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var.mitis L.)和陆稻(Oryza sativa L.)相互作用的调节.结果表明:在单种条件下,无芒稗的菌根侵染率...
[期刊论文] 作者:蒋琦清,唐建军,陈欣,陈静,杨如意,Hu S,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5
以杂草早熟禾、黑麦草、野燕麦、天蓝苜蓿、白车轴草、北美车前、婆婆纳、无芒稗、牛筋草和刺苋为试验材料,以4.0 g·m-2·yr-1的N输入为模拟氮沉降浓度,研究了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杨如意,唐建军,陈欣,陈静,蒋琦清,Shujin HU,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4
采用环境控制生长室控制CO2浓度的方法,研究了CO2浓度(350~400μmol mol-1和680~750μmol mol-1对植物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群落的影响.12种宿...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潮,张珊珊,唐建军,蒋琦清,陈欣,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蒋琦清,陈文聪,徐冰烨,王琼真,吴建,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20
基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25日杭州城区观测点PM1、PM2.5、PM10小时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方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探讨了杭州城...
[期刊论文] 作者:晁娜,蒋琦清,朱俊,杨强,滕富华,吴建,陈加山,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20
通过对浙江省统一开展部署和行动,现场调查收集全省7507个施工工地、3923个堆场以及不同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真实活动水平数据,并基于点源地理信息和路网信息图层,采用排放...
[期刊论文] 作者:王琼真, 于燕, 孟伟江, 蒋琦清, 张天, 晁娜, 吴电,,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19
浙江大气PM 2.5污染问题突出。利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2013年12月上旬长三角地区一次大气PM 2.5严重污染前后浙江典型城市(杭州、湖州、金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