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年份:2001
对微型流动分离分析系统的输液形式,输液要求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描述;对活塞式、隔膜式、齿轮式等目前的商品输液泵作了简要评述;并对声波式、电磁式、电渗式微泵等新颖的无活...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3
对近几年出现的以声、光、电、磁、热等为基本激发形式的新颖的微流量输液泵的原理、特点作了评述....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3
设计了一种高压微流量电渗泵.泵体主要由高压电源、电渗柱、毛细通道、导电空心电极以及气泡去除器、压力传感器等构成.单级电渗泵可以给出0~20 MPa范围的输出压力和nL~μL级输...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色谱 年份:2002
设计评价了一种能够取代机械泵的电渗泵(EOP),该泵可以产生2.0MPa-6.0MPa的输出压力和几十nL/min-3μL/min的输出流量;用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在14cm×320μmi.d.(C18.5μm)微柱...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3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马继平,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3
电渗泵是利用载流的电渗驱动原理, 结合电色谱(EC)、毛细管电泳(CE)、液相色谱柱技术制作的输液微泵, 是新颖的流体和样品输送技术.电渗泵中电渗流(EOF)控制方法与EC和CE等文...
[期刊论文] 作者:马继平, 陈令新, 关亚风,,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2007
电液动力学(EHD)是研究在流体上施加电场后流体的流动。在微分析系统中,EHD的主要应用是电动泵(EKP)技术即电泳泵和电渗泵两个主要泵技术。这些独特的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推动...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马继平,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2003
介绍了微柱液相色谱(μ-LC).从理论上简单讨论了μ-LC的柱特性、色谱洗脱效应和柱外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综述了μ-LC的柱技术的最新进展,讨论了μ-LC对仪器和附件的要求,特别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成,谭峰,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2004
基于共聚焦光学结构,以发射波长532nm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研制了一小型荧光检测器;以罗丹明B为荧光试剂,柱上检测模式评价了该检测体系,焦宁Y为背景荧光探针间接检......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成,谭峰,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2003
利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作为激发光源组装了一荧光检测器并应用于毛细管电泳检测; 激发光斑与毛细管检测池的耦合通过透镜加光阑组合方式实现; 光纤用于收集并传输荧光信号,增...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成,谭峰,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年份:2003
采用共聚焦光学结构、半导体激光和发光二极管固体光源为激发光源,研制了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系统.整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利用分立的检测池模块,可满足微流量分析及常规分析的需...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杨丙成,申大忠,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2002
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晶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以及基于质量、粘度、电导率变化的溶液分析法。重点介绍了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压电生物传感器 ;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令新,关亚风,马继平,舒馨,谭峰,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3
研究了填充床电渗泵的理论,讨论了zeta电位ζ,电场强度E,柱长度L,柱横截面积A,流体介 电常数ε和流体黏度系数η等影响电渗泵压强和流量的因素,并对电渗泵的制作与应用作了说...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宁,刘铭平,赵君才,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年份:2010
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操作繁琐,耗时费力,重现性差,而固态萃取搅拌棒技术由于无溶剂使用,富集倍数高等优点,非常适合痕量污染物的残留分析。采用自主研发的无溶剂高效萃取仪...
[期刊论文] 作者:谭峰,马继平,杨丙成,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3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会议论文] 作者:谭峰,马继平,杨丙成,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第八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八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年份:2003
1998年,Zeman等和Fracassi Da Silva等分别提出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D)的方法,本文利用自己研制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同毛细管电泳结合用于一些无机离子的分离...
[会议论文] 作者:谭峰,马继平,杨丙成,陈令新,关亚风,
来源:第八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八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年份:2003
1998年,Zeman等和Fracassi Da Silva等分别提出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D)的方法,本文利用自己研制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同毛细管电泳结合用于一些无机离子的分离检测,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