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巴赫金的符号学思想,是在交往理论、对话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的指导思想却是意识形态学的。巴赫金认为,符号不是工具,符号是一种意识形态。故符号学是研究意识形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重要的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和波德里亚,其批判理论都强调了对语言符号的重视,皆在通过符号生产方式的转换达到理想之境的建构或重构。不同的是,哈贝马斯的符...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自从《乔厂长上任记》问世以来,这篇小说和它的作者蒋子龙同志就成了文艺家和政治家极为注目的对象。对于他的作品的评论虽然经过了一段曲折,但仍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而...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2
学习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首先要了解各种理论批评流派发生的社会背景、哲学思潮 ;其次要掌握它们反传统的思维方式 ,并在比较中发现其对文学研究、文艺批评的价值与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7
现代隐喻学研究不同于传统隐喻学研究,它的目的是将单一的修辞学垦拓为诗学、符号学、语义学、解释学和思维科学综合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在新的视野中,隐喻的优势应当演化为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任何事物都有概念。一般说来,事物的概念与代表事物的符号是相称的。概念不同于意义。意义包括了概念又超越了概念范畴。说符号的概念是概念群,实际上是将概念视之为意义。而...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究竟什么是艺术形象的理解似乎都习惯于生活图画一类公式,满足于以此构成的文学特征的界定。但是这种界定是否完全符合创作实际则很少有人怀疑。笔者...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4
语言神话的建构与消解齐效斌陕西师大中文系语言这个精灵,作为人类思想的交流工具千百年来不知折磨了多少作家、批评家。奇怪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批评家仍然乐此不疲。于是......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符号学美学属于美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中的符号指艺术符号。它是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符号,又是具有形而上质的超越性符号。较早意识到这点的是德国的美学家黑格尔,而真正将符号......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意符即意象符号,它是形象思维的媒介。文本前的意象功能表现为“译码”,是把客观的物象内觉化为主体的心理意象。文本中的语象功能表现为编码,是把心理意象转化为语言符号。文本后的意象功能体现为译码,是把客观的语象译解为主体可以接受的意象。相对于这三个阶......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96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就《史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评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主张将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等批评模式引入《史记》研究之......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0
由意象(image)转化为语言符号,是人的意识对象化的必然结果,但却不是一个对意象施行简单机械加工的纯技术过程,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意象的语符化是语言文化意义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1
继续教育是全日制教学教育之后的一种后续性教育.它的性质即生产性质,应是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生产,其目标也在于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用性人才,那么它的投资方向也应是...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本文对吴宓的文艺美学思想从自然与人工、创新与摹仿、内容与形式、诗性与社会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0
把一种艺术转换成另一种艺术,就是在其意义(或意味)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一种形象体系改造为另一种形象体系、将一种喻体改造为另一种喻体的过程。即使带有创造性的转换,也不应违背......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8
【正】 如果说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那么时下应当说是小说形态及形态学的自觉时代,各种样式的小说勃兴给理论批评提供了足够的依据,小说形态学的研究势在所行。不言...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全球化就是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种强势经济和意识形态都带有“西方化”、“殖民化”的倾向。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必须使党的意识形......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9
“成于三”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一个洞察历史的新视点。但是长期以来,这一视点并没有引起历史学界的足够注意。笔者认为,这一视点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转型期,也是诗学和批评理论的生成期。钟嵘顺应“吟咏性情”的时代吁求,对诗歌的本源即存在性进行了批判性探索,明确提出诗歌艺术的本源被双重遮蔽:唯理性主......
[期刊论文] 作者:齐效斌,,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魏晋时期一向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处于“自觉时代”的诗歌,既开启了“直寻”思维的新视域、新范式,又人为性的制度化、体制化了“比兴”艺术,形成两种不同质的艺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