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龙长兴,
来源:航空兵器 年份:1994
导弹液压油的气体分离技术,在国外一些先进导弹上已得到应用,而国内对此问题还未予以充分重视。本文对油气分离的必要性、分离原理和技术问题,做了一些分析与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东旭,龙长兴,,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16
地球系统科学从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概念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83年首次正式提出。然而如果我们重温李四光先...
[会议论文] 作者:龙长兴, 陈庆宣,,
来源: 年份:2004
鸡鸣山断裂所在的延庆—怀来地区,构造复杂,地震活跃,近年来围绕地震地质特别是活动构造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在构造体系的划分及其演化方面尚存在某些问题。鸡鸣山断...
[期刊论文] 作者:乔二伟,龙长兴,马洪涛,,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利用Autolab 2000岩石物性测试设备,在0-200 MPa及三种不同孔隙流体条件下(干燥、水饱和及油饱和)研究了三种来自延长油田延长组的砂岩沿平行和垂直层面两个方向(即H和V)的纵波、...
[期刊论文] 作者:嵇少丞,龙长兴,夏斌,,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06
褶皱是挤压造山带中最普遍的地质构造,但是为什么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却极少呈现褶皱呢?本文从一个构造地质学者的角度出发,数值模拟了几种常见褶皱构造的地震波反射响应。结果...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连,龙长兴,赵澄林,
来源: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主要阐述了渤海湾及其外围古近系的有利沉积相的特点及分布,及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笔者指出沉积相受构造的影响很明显,形成的沉积体可以为油气的勘探提供有利的预测。同......
[会议论文] 作者:安美建,冯梅,龙长兴,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年份:2009
...
[期刊论文] 作者:乔二伟,赵卫华,龙长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2
岩石的地震波性质是区域构造研究和浅部地震勘探应用的基础.延长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但目前仍缺乏地震波性质方面的基础资料.作者利用Autolab2000多功能岩石物...
[期刊论文] 作者:孙尧,吴中海,安美建,龙长兴,,
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2014
以近10几年的地震目录为基础,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GSHAP地震危险性评估的预测结果与近十几年来的实际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江断裂以东的昭通地区以及滇西内弧带......
[会议论文] 作者:殷昌吉,郭玉倩,王红才,龙长兴,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砂岩储层是目前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超声波条件下干岩、水饱和和油饱和三种砂岩类型的P波和S波速度测量及油水混合相时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砂岩速度频散,以及砂岩中的岩石物理...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中海,赵根模,龙长兴,周春景,范桃园,,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4
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中最为典型的反"S"状(或"Z"状)旋扭构造体系,其中各构造部位之间在运动学与动力学方面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并且现今活动性非常显著,属于典型的活动构造体系。梳理分析该构造体系中M≥6.8历史大地震的活动状况发现,与其运动......
[期刊论文] 作者:范桃园,陈群策,吴中海,龙长兴,杨振宇,,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3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活动断裂极其发育,强震繁发,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S8.0级地震的发生,使得众多地球科学家认识到有必要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该地区的地应力场背景和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涛,马寅生,龙长兴,谭成轩,吴树仁,
来源:2008年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8
为了揭示汶川地震断裂活动与次生地质灾害的关系,在时汶川地震重灾区进行快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震后的断裂活动、地表破裂与崩塌、滑坡、泥石流...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志中, 龙长兴, 袁小虹, 郑元, 王巍, 刘大文,,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2
1会议概况和会议主题由非洲地质公园网络(AGN)、非洲女地质工作者协会(AAWG)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开罗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11年11月2......
[会议论文] 作者:赵志中, 赵逊, 龙长兴, 袁小虹, 郑元, 王敏, 张志光,
来源: 年份:2004
中国现有26家世界地质公园,140家国家地质公园和60家获得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的景区。本文从地貌、构造、岩石地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资源形成的地学背景;进一步分...
[期刊论文] 作者:石耀霖,龙长兴,张怀,王红才,周元泽等,,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年份:2014
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唯一场所,通过深部探测了解地下的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不仅是人类探求自然奥秘的必然过程,更是人类汲取资源、保障自身安全的基本需要。2008年,我国启动了“......
[会议论文] 作者:孙尧,冯梅,安美建,汪锐,龙长兴,杨振宇,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1
本文以盈江5.8级地震为例,通过对大盈江断层活动产生的微地震的检测,了解断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活动规律。同时依据微震台网观测资料计算的盈江主震及其前后的微地震的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中海,龙长兴,范桃园,周春景,冯卉,杨振宇,仝亚博,,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5
在系统总结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结合最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资料发现,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最新的顺时针旋转运动主要受控于由川滇外弧带和滇西内弧带构成的双弧型川滇弧形旋...
[会议论文] 作者:王红才,邓乃恭,赵卫华,龙长兴,李阿伟,郭彬彬,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通过对弧形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①岩石力性学质在地质现象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概括,建立地质一力学模型,才能理解其重要作用和意义。②岩石力学性质不是......
[期刊论文] 作者:范桃园,龙长兴,杨振宇,陈群策,吴中海,邵兆刚,仝亚博,,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2
中国大陆现今实测地应力场的状态与板块构造环境、活动断裂带分布、地形地貌以及地壳结构呈现一定相关性.在中国大陆西缘,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发生陆碰撞,在中国大陆东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