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缘情”相关论文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继曹丕《典论》之后的系统而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广泛地论述了文学创作方面的许多问题。在论述诗......
通过上文的考察,我认为,“情”与“志”都属于主观的范畴,本身具有多层次的异常活跃的质的特性,它们所包含的内容虽有质的区别,然......
论历代对“诗缘情而绮靡”的误读赵泰靖在思想的历史中,人们理解某种学说或观点,往往不能严格按其本来意义。这并非人们不能正确理解......
【正】 一 自《尚书·尧典》有“诗言志”说和晋代陸机《文赋》倡“诗缘情”说以后,中国文学一直有此二派之分。互相对立亦互......
<正> 郁沅同志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一书,内容扎实、逻辑严谨、文笔流畅,并且时有新见。蒋孔阳先生为本书写的序言中说:“郁沅......
“诗言志”以语言符号的神秘,揉和了长远时间里那些或隐或显的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等文化因素,在巫觋特定的仪式中生成了这样一种......
情感乃文学之本质性元素,大凡文学作品,言情可有浓淡之分,却无有无之别。以此而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且愈是伟大的作品,愈是以其不朽的情......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六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文学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纯文学观......
一、被劫持的“口语”80年代“朦胧派”诗人的抒情诗歌传统是与中国“诗缘情”的传统相传承的,也是我们在传统文化根基上不断努力与......
中国是一个诗国,从上古时代的歌谣到现代的自由诗,简直是汪洋大海,无法计量。在如此众多的诗篇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抒情为主的,而以说......
“女子善怀”是先秦妇女穆姜提出来的一个光辉论断:它从妇女多愁善感的心理特征,高度概括了先秦妇女从事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和心理机......
戴望舒作为现代诗人,其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与西方象征派手法的融合。在他的诗歌中,我们读出了中国传统意象,感受到了古典诗歌......
<正>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一千多年来,研究者不乏其人。其中以王嗣爽在《杜臆》中说的最中肯。他说:“上......
“诗缘情”显示了诗歌生命的内在动困与美的形式特征;“境与心”是对诗的审美心理的深层描述;“冲淡”体现了古典诗歌重“含蓄”、......
我跟李万增同志系同龄人,又是邻县的老乡,可接触的机会都非常少。但对他在绘画、民间文学、散文和诗歌上的造诣、成就,我是早有所......
曾国藩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厚,时空跨越很长很广,本体可分为言志、愤怨、缘情三大类。形式上各体兼备,长于古体,注重声调,讲究韵味。但有的......
"诗缘志"与"诗缘情"的诗论研究由来已经,"诗缘志"自从诗歌的相关文论定义出现的时候就存在,而"诗缘情"则是后来的发展演变出现的。......
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两个重要诗学范畴分别是"诗言志"与"诗缘情",在由"诗言志"向"诗缘情"的流变过程中,诗学观念逐渐由注重政教本位过......
<正>"诗言志"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命题,始于先秦。《尚书》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偕,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正> 古代文学中的“诗言志”与“诗缘情”是评论诗歌及其创作的基本理论。秦汉以前,在诗歌创作及其评论中大都是沿用“诗言志”的......
抒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流,情感本体论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论题。然而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对诗的情感本体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
诗歌的文学功用很多,情感抒写则是其本色行当。对于诗歌抒情方法的分类历来争论不休,总体来说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结合中......
《玉台新咏》作为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第三部诗歌总集,它的版本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版本接受过程也颇为曲折,引起学界诸多......
纹赋》提出的“诗缘情”是中国文论审美性观念之滥觞,当代文艺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观念遥遥呼应的正是中国文论的“诗缘恃”一脉......
“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结合具体的文学语境来考察。先秦时,受儒家推崇的《诗》成为权威的话语资源,居......
【正】 拙文《论“诗缘情”说》(见《云南社会科学》85.5期)在谈到我国古代文论中“诗缘情”这一重要学说的形成过程时。曾把这一......
关于'诗缘情'中其'情'含义的阐释,历来褒贬纷纭,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与诗论开......
关于诗的本质和作用目的,中国古代向来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两种说法,通常认为"言志"是对政治理想的表达,而"缘情"则是自然情感的抒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