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公其事》相关论文
句践灭吴故事自战国时期起就流行于世,却存在着许多含糊不清之处,亟待解决。而清华简七《越公其事》则恰好为此提供了新材料与新思......
清华简《越公其事》记载了春秋晚期以越王勾践灭吴为主题的史事,其内容含括吴越行成、勾践施行“五政”及其起兵灭吴等主要情节,分......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于2017年4月由中西书局出版,《越公其事》是其中的一篇。简文主要讲述了越王勾践战败于会稽山,投降吴国,之......
清华简《越公其事》问世以来,学术界研究热烈,在整理工作、古文字释读研究以及文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文学价值......
清華簡《越公其事》的“舊”字爲“(唼)”字之省寫,即“穫”字異體.“穫”寫作“穫”屬楚文字,而寫作“(嗖)”或“舊”乃三晋文字,......
清华简《越公其事》记载越王勾践困栖会稽时的兵力为"八千",但是包括《国语·越语上》在内的多种传世文献则一律作"五千"。本文分......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越公其事》自公布以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综合来看,学术界对《越公其事》......
《越公其事》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的第四篇,是记载勾践灭吴历史故事为主的语类文献。目前,学者们已经对其字词、文意做了......
清华简《越公其事》是记载勾践灭吴历史的语类文献,为传世及出土文献所未见之佚籍。《越公其事》在语言上具有独特性,使用大量双音......
清华简(七)属于新近公布的整理成果,其所载的《子犯子余》《越公其事》等四篇文献均为传世未见的佚籍,性质类于《国语》。它对于补......
本文参照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对数篇战国竹书中的部分简文进行新的解释。将上博二《容成氏》简31之" "读为"厉"或"濿",训为涉、度或渡;将......
吴越争霸是春秋中晚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吴越相争的记载多散见于《国语》《左传》《史记》《吴越春秋》等典籍之中,是研究中国古......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柒)於2017年4月23日發佈。該1共收錄竹簡四篇,《越公其事》爲其中的一篇。該篇共分爲十一章,詳細記載了勾......
本文将清华简《越公其事》第二章中的攸”读为“幽”,将第九章中的“犹”读为“惶”,训恐、惧;将《治邦之道》中的“溓”读为“慊......
清华简《越公其事》篇,是研究春秋末期吴越争霸史事的最新材料,其记勾践灭吴史事与传世文献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多处细节差异,对春......
自2017年4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七1出版以來,這1簡文就受到各界學者的廣泛關著。《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七1共收錄了四篇......
<正>清华简中有两篇长篇史书,一篇是早前已经公布的《系年》,叙述了自西周初年至战国早期的历史重大事件;另外一篇就是在第七册中......
新出战国时期清华简《越公其事》中的"兹"可以用为致使之"使",利用这一新的用字现象,可以确认传世古书和出土文献中旧时难以解释的......
<正>《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收録了《子犯子餘》、《晋文公入於晋》、《趙簡子》、《越公其事》四篇重要的歷史文獻,其中不少......
<正>2017年6月27-29日,由江苏省吴文化学会、苏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交融与碰撞: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
傳世典籍中對吳越史的記載,見於《左傳》、《國語》和《史記》等,但在吳越史相關問題的記載上存在著相互牴牾的現象。這為吳越史的......
清华简《越公其事》是一篇以越王句践灭吴为主题的语类文献。在研读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公其事》文本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以看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