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布相关论文
前些天,一位搞金融投资的朋友,在电话中问我:“听说古钱币的价格一直在上涨,有的翻了几十番,您看这种势头能否再持续五年或更长时间?有人......
无终在狄族里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于无终的分布和迁徙路线存在着较多的争议,主要有自西向东,自东向西,以及自西向东又自东向西这三......
重一两十二铢的释读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笔者在研究先秦早期半两的同时,收集到许多字体较大,文字古朴,厚重半两钱,实测重量在12......
<正>2015年国内的钱币学、货币史研究者在诸多方面都有论文发表,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关注,如对近十余年来先秦货币的重要发现......
<正> 三孔布是我国战国时期颇为独特的一种青铜铸币。近年来,考古、钱币、历史学界对三孔布的国别、铸行时间、币制单位等问题的研......
关于三孔布的国属与铸造时间等问题,学术界长期存在分歧。利用新出土资料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辨析,发现秦、魏两国铸造三孔布的证据不......
<正>行走在古玩夜市,在地摊上,常常能见到有古钱币在售,有的收纳在B5纸见方的集币袋里,有的一摞一摞地压在一起,尽管貌不惊人,但往......
<正> 一九八四年十月至十二月,我在日本受到各地博物馆、收藏家和钱币学界的款待,使我增加了对日本同行的了解。日本学术界对中国......
<正> 战国秦半两及秦半两这个新型环钱体系,为我国创立了方孔圆钱货币制度,自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经昭襄王,迄始皇帝,下......
<正>前辈学者对布币形制的演变关系已经有过讨论和研究。如郑家相先生认为:"圆肩圆足布之铸,其时较晚……因感尖足之刺肤,改其制为......
<正>圆足布和三孔布都是战国中期的青铜铸币,铸于赵国。圆足布的主要特征是:首、肩、裆、足均呈圆弧形;正面只铸地名,一般没有线纹......
首都博物馆藏三孔布高桂云首都博物馆旧藏三孔布一枚,面篆书“”三字,背“十二(铢)。布周边与穿皆有郭,通长6、宽2.7厘米,重7克,两足伤缺(图1),后修......
三孔布币面文字再考释及其铸造年代之探究郭若愚AREINVESTIGATIONONTHECHARACTERSONREVERSEOFTHREE-HLOESPADECIONANDAPROBEONITSCASTINGTIME¥GuoRuoyuAbstract.........
<正>2010年中国钱币学研究以先秦货币和清末民国货币为主。其中,对"建邑"三孔布的研究颇具新意;对唐代铸钱量的探讨,对东至关子钞......
<正> (一)扶沟出土的银布币 1974年8月,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18枚银质布币(见本刊1983年第3期),大小长短不一,其中有两枚特长,圆......
<正>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群雄并起的时代,各国在数百年腥风血雨的争斗之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各国那一时期所......
<正>2011年初,一批罗振玉旧藏历代古泉面世,持者为罗氏后人,内中有"封氏""五陉"二品小型三孔布。未几,此批古泉初走山东,后"封氏"......
<正>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中国嘉德2010春拍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格外亮眼,当拍卖师报出......
三孔布有"秦国铸币"、"中山国铸币"、"魏国铸币"和"赵国铸币"四种说法,年代则有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代三种看法,综合货币形制的演化规律......
<正> 一、曲阳传世三孔布面文有作“上阳”或“下阳”(见《东亚钱志》4、71),旧释为(比阝),读为”上(比阝)阳”、“下(比阝)阳”,......
<正> 《先秦货币文编》(商承祚、王贵忱、谭棣华合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1983年。)问世了,这是到目前为止见到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
<正> 一桼垣一釿圆钱考战国货币里有一种面文作“(?)垣一釿”的圆孔圆钱(《辞典》上151页),古钱家释“垣”上一字为“长”、“来”......
一.初始钱币及其演进的六个时期钱币鉴定首先要明确鉴定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对古代钱币进行鉴定?因为古代钱币就是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