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诗歌相关论文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诗歌的“后朦胧诗”阶段,被称为“先锋诗歌”的创作,在风格上也有了分化,关于诗歌的争论时有发生。值......
新世纪先锋诗歌经历着由世纪初的新锐写作向常态化写作的转型,这给先锋诗歌批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新世纪先锋诗歌批评不仅指认了诗......
现代诗歌在社会与知识领域的"边缘化"是一个难以逆转的总体趋势,而如何处理诗歌写作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当代先锋诗歌的一个......
林莽的诗歌创作始于“白洋淀”时期,从起步期开始,他的创作便体现出“诗画相通”的艺术特色,包括在日后成熟期的创作中,与美术构思......
林莽的诗歌创作始于“白洋淀”时期,从起步期开始,他的创作便体现出“诗画相通”的艺术特色,包括在日后成熟期的创作中,与美术构思......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这个概念的提出和运用,始自80年代后期,但它所涵盖的现象,在时间范畴上,应往前推至80年代中期的诗歌运动。“先锋......
朦胧诗歌和第三代诗因其超前的理念、另类的行为模式和新奇的表达样式而被称为中国当代的先锋诗歌。历史中的嬗变彰显的是反叛与人......
最初我迷上文学完全是因为诗歌的缘故,那几年写的全是诗.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只在各种小报上发表了那么几首小诗.现在我仍然喜欢读那......
新世纪以来,有不少诗人意识到在进行创造性语言表达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做一个富有人文关怀、有着身份认同的尊严以及强大的审美追求......
一rn现代诗语言的张力探讨要告一个段落了,选题先后得到同行们的多方关注.年前佛山召开《先锋诗歌二十年——谱系与典藏》,笔者曾......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先锋诗歌写作波涌如潮.当时,在杂志执编诗歌的著名青年诗人骆一禾通过其所主持的栏目给予先锋诗歌以积......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批评”与中国文学研究的转型(1980-2010),项目号:14BZW174。 摘 要:先锋文学的形式探索并不等于脱离现......
当代诗歌生态曾经因为长期的国家主流话语对文人结社的禁忌而导致了诗歌群落和流派的缺失并使得诗歌生态恶性循环.尤其值得注意的......
一rn常识,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里的释义是“普通知识”,按类别分有“政治常识”、“科学常识”与“生活常识”等.既然......
作为中国新诗的断代研究,该文主要描述"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的发展流变过程,探讨第三代诗歌、海子诗歌、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70后......
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兴起带来的社会文化转型改变了各类文学的生存模式,商业文化语境作为掌控的声音开始作用于文学的发生与传播,诗歌与......
本文从“认同危机”这一角度切入,分析90年代先锋诗歌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希望为理解和解释90年代先锋诗歌提供一种思路。 ......
在朦胧诗后二十年的历史时段里,以1986年现代诗歌大展为契机,诗歌开始走入喧嚣的时代。从第三代诗歌、海子诗歌到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
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先锋诗歌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不自觉地走向日常化、平民化和口语化,这种变化对以往朦胧诗......
马海轶,生于甘肃通渭,曾在青海海西生活,现居西宁。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协副主席,青海省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
本文从先锋诗歌实践中具体考察在社会文化转型之际先锋作家弃雅从俗的诗歌流变和世俗化的美学追求,并从主客观诸方面探究其转型的......
90年代先锋诗歌以冒险、叛逆的精神,走向当代文化变动的前列,指向当代文化最尖锐、最敏感的区域。先锋诗歌失去统一的时代主题,以......
读者截然不同的阅读反应,折射出1990年代先锋诗歌丰富、复杂的真相:“老问题”与“新困惑”纠结,经典诗人诗作稀少、精神孱弱,时而......
赵思运的诗歌常常以日常化、生活化的细节提示人们看到生存背后的疼痛,在他平淡、怪谲的叙事背后是一个痛苦尖叫的灵魂。他把诗歌......
作为对一种特殊诗歌实践的命名,“先锋诗歌”这样的概念在语言策略花样翻新的1980年代并不流行。只是到了1990年代,在描述自“今天派......
如果说“先锋意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一个对应物,对应着传统意识形态及其所养育和庇护的诗歌观念,那么今天,这种意识不再意味着“......
先锋诗歌就是对城市的极端厌烦,对死亡和坟墓的一往情深,对传统、权威的极端蔑视,另外对读者的极大地忽略,对主流意识的暗中或潜在......
文学新时期上海先锋诗歌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形成了颇有声势的阵营:1984年秋季诞生的"海上诗群",由默默、刘漫流、王寅、......
我记得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陈东东写过一篇文章,谈到先锋诗歌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是他比较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实......
20世纪80年代。在“朦胧诗”兴盛后。出现了“新生代”诗人群。四川、北京、上海成为其重镇。上海出现了“海上诗群”、“撒娇派”......
1986—1995年是当代汉诗相对沉寂的时期,学界也少有专论。关于那个时期“先锋诗歌”的所指范围,应该关注以下几种现存文本:“口语诗”......
马非,先锋诗歌代表诗人,口语诗代表诗人,70后代表诗人。本名王绍玉,男,1971年3月8日生于辽宁抚顺。1985年随父母迁居青海。1989年......
在中国当代先锋派诗人中,昌耀是对文化意义的构筑形式极为敏感的诗人,也是对它表现出极强颠覆意图的诗人。这种意图,源自昌耀的古典人......
自朦胧诗的《今天》开辟自办刊物的特殊出版形式始,民刊策略构成了新时期先锋诗歌的基本生存与传播方式。民刊策略和先锋诗人的民......
阅读当代诗歌的读者越来越少.传统的诗学观念在今天仍有着较大的影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诗歌指的就是古典诗歌。对诗歌稍有了解的......
先锋诗歌在朦胧诗后以一种反叛的姿态崛起。它以独特的诗歌写作方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并因其“反懂”性特征造成了读者的......
90年代先锋诗歌在诗歌形式探索上有了一些变化,比如叙事性的凸显和杂体共生性的试验,同时,汉语性和音乐性的追求,也使得90年代先锋......
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总体特点是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作为诗性材料,以叙述为主要言说方式.这是诗人诗学立场转变的结果,也是对八十年代......
在网络上和纸媒上看诗,有一个问题一直回旋在脑里:是不是越先锋便要越病态?或者反过来说,越病态就越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