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属相关论文
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iels)又名红毒茴,为八角科(Illiciaceae)八角属(Illicium L.)植物,民间以根、根皮入药,性味温辛,可用于治疗跌......
70%以上的八角属植物分布在中国,集中在西南和东部省区。中国药典95版已收载了八角茴香、八角大茴香、假地皮风。在日本,毒八角、莽草......
采用机械烘干新方法对八角干果质量的影响和干果水分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机械烘干的干果芳香油含量高,水分含量......
八角,时下正值大红果的生长期,多商传说今年产量较少,因此近期关注者增多,也有小部分商家入手购买囤积,行情顺势上涨,现在市场上水......
为了探讨其镇痛活性的物质基础,该课题采用醋酸扭体法为镇痛模型,以扭体抑制率(﹪) 为活性评价指标,对地枫皮的镇痛活性成分进行了系......
八角科(IlliciaceaeDC.)仅有八角属(IlliciumLinn.)一个单属,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约有28种,2变种,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南部至东部,21......
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又叫八角茴香()、大茴香、唛角(广西壮语),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药食同源”经济树......
从八角属植物假地枫皮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二萜酸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1H NMR、13C NMR、1H-1H COSY、NOESY、HSQC和HMB......
总结了1989年至2005年间八角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详细列出了在此期间发现的新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名称、骨架类型、生物来源和......
知识吧 八角,又称茴香、八角茴(huí)香、大料和大茴香。是八角茴香目八角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其干燥果实是中国菜和东南亚地区烹......
以八角属植物中所含的萜类成分为基础,把各种萜类成分按照其所属的基本骨架类型进行整理,将各种骨架类型萜类的总含量作为数量性状......
披针叶茴香(I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为八角科八角属植物,又名莽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区。《中国植物志》......
<正>八角属植物莽草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又称披针叶茴香、红毒茴、狭叶茴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根或根......
总结了近五年八角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新进展,详细列出了从十几种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和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到......
为了综合开发利用云南省丰富的八角属植物资源,作为前期的基础研究,课题组对短柱八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
根据对18个国家和地区120个标本馆收藏的万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的研究,提出3个新组合,对13个种、6个亚种3个变种和2个变形作了归并,确认全世界现有......
<正> 百山祖八角 新变种 Illicium jiadifengpi B. N. Chang var. baishanenze B. N, Chang et S. H.Ou, var. nov. A typo recedi......
我们都知道,达菲(Tamiflu)(Osehamivir)是治疗人禽流感的首选药物,但知道达菲与传统中药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L的干燥成熟果实)的......
以八角属部分树种和八角品种共56个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通过对......
通过文献查阅、标本查阅和局部现场调查,确定重庆有八角属植物6种(含2亚种2栽培型),占中国八角属植物种数的37.04%。对其利用价值及途径......
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八角属部分种类和八角品种(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6对引物组合(PstI/MseI)共得到989条带,......
八角属植物中富含C6-C3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多样,有苯丙素类、木质素类和独特新颖的植物醌类,并具有较好的抗炎、神经营养、抗癌和抗......
前言:八角属八角茴香科常绿乔木,又称八角茴香、大茴香、大料、喷八角,是我区特有的一种主要珍贵经济来源树种之一,经济价值高,用途......
本文首次对国产八角属(Illicium L.)植物9种1变种做了叶的宏观结构研究,对属和各个种叶的宏观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编排有分种检索......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根据对腊叶标本的研究,将少药八角Illicium oligandrum Merrill & Chun、Ilprvifolium Merrill subsp.oligandrum(Merrill&Chun)Q.......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八角科(Illiciaceae)八角属(Illicium Linn.)2组11种20个材料、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南五味子属(Kadsu......
目的:研究八角科Illiciaceae植物红茴香Illicium henry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Rp-8,Rp-18等各种色谱技术......
为了研究八角属植物粗提物及从披针叶茴香中分离得到的5个单萜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试验采用纸片法对八角属几种植物果实与叶子的35......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八角属(Illicium L.)14种1变种的花粉形态作了研究。通过花粉形态的研究,验证了在分类上本属所分......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 pf.ex.Juss.)全属11种,八角属(Illicium Linn.)2种,共108个样品的叶表......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八角属(Illicium Linn.)15种植物(33个样品)的种子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八角属植物种子形态多为倒卵......
通过采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Rp-C18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
本研究以经典植物分类学方法为基础,通过观察八角属植物的腊叶标本,结合叶表皮形态学的试验研究,参考叶脉、木材、花粉、染色体等......
目的:建立莽草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NH2键合相硅胶柱,乙腈-2%H3PO4(95∶5)为移动相,检测波长213 nm, HPLC法。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5%......
期刊
莽草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又称披针叶茴香、红毒茴、狭叶茴香,为八角属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根或根皮入药,有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