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块相关论文
对广东三水盆地上白垩统三水组、大 山组、古新统莘庄组及始新统 心组、宝月组的系统的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1)旋转运动是该区构造运......
华南地块从元古代开始至新生代构造活动结束,经历了古陆块拼合、陆内造山、洋壳俯冲等多期复杂地质活动,形成现今主要以四川盆地为......
华南地块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在中生代发生了爆发式成矿,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矿带,例如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武夷成矿带等。其......
华南地块的演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元古代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碰撞、拼合。随后中生代(250 Ma),华南地块岩石圈开始受到向西俯冲的......
赣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的东段,属于南岭稀有-有色金属成矿带(左祖发,2015)。该区岩浆活动强烈,部分岩......
本文在讨论中国东部现有构造演化模式基础上,着重从华北与华南地块之间板块尺度的动力学过程剖析秦岭-大别中生代造山带构造演化,以及......
期刊
为研究中扬子褶皱带的变形过程,对重庆万州地区中三叠世灰岩和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系统热退磁表明,侏罗纪样品受现代......
在总结近年来在华北等中国主要地块上所取得的早古生代早期古地磁数据的基础上, 结合岩相古地理和古生物地理等资料, 探讨华北、华......
本文在讨论中国东部现有构造演化模式基础上,着重从华北与华南地块之间板块尺度的动力学过程剖析秦岭-大别中生代造山带构造演化,以及......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资料,采用Brune圆位错模型对1998年12月至2006年8月云南境内M≥3地震和越南北部M>2地震测算震源参数......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走滑-冲断变形系统的运动学和年代学分析以及华北地区新构造变形特征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3阶段......
南海盆地的扩张经历了早期(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和晚期(32~17Ma)2个快速阶段,但2阶段在时间上相继,在形成机制上也可能是一致的......
基于2012年实施的漳浦—下洋—武平人工地震爆破探测数据以及2015年实施的陆海联测HX07的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
云南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中小地震几乎遍及云南南部,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滇......
结合近几年受理的古地磁基金项目,概括地分析了我国古地磁学及其在研究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基本概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学科和科......
从构造变形的角度入手,通过观察华南地块西南缘前震旦纪各岩石单元野外露头上的变形特征,运用构造解析方法,识别出不同期次变形构造的......
在总结近年来在华北等中国主要地块上所取得的早古生代早期古地磁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岩相古地理和古生物地理等资料,探讨华北、华南和......
基于华南地块及其邻区609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0~2012年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记录,通过波形互相关和叠加计算得到各台站对间的经验格......
根据最新取得的华北地块的古地磁数据,并与目前收集到的按一定判据经过筛选的华南地块、塔里木地块、蒙古褶皱带与中亚褶皱带、西......
海相钾盐的形成需要构造、气候和成钾物源三者的耦合作用, 而构造是首要控制因素。华南地块发育震旦晚期—早寒武世灯影组海相蒸发......
华南地区构造复杂,中生代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雪峰山位于华南内部,其隆升机制也存在广泛争议,......
华南早古生代晚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形成了一条沿NE走向延伸超过2000km的造山带及其西北缘的大型沉积盆地。该沉积盆地......
川滇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南北地震带南段,其大地构造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密切相关。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频繁,展开对......
华南是由多个块体或地体拼合增生而成的大陆板块.研究表明,早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是华南乃至整个东亚大陆大地构造发生剧烈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