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作家相关论文
20世纪50至60年代,香港特殊的文化生态导致南来作家需要直面文艺追求和通俗性之间所呈现的不平衡关系.在这种矛盾状态的影响下,作......
侯桂新的《文坛生态的演变与现代文学的转折》以"从香港想象中国"为切入点,返回并重构了1937—1949年间香港"南来作家"群体"香港书......
本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为香港文学的拓荒期。侣伦是香港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提倡新文学、组织新文学社团、扶掖文学新人......
抗战期间,众多香港报刊为履行其时代使命,大力宣扬抗战文化,弘扬民族意识,以求统一民众认识,为战胜强敌提供舆论支持.无论是附属于......
新加坡话语文学史中,南来作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南来文人叶尼是新华文学史的开路先锋。叶尼致力于抗战话剧创作,创作过程中内......
本文所称香港南来作家,是指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原因,由中国大陆南下香港的中国现代作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作家南下......
<正>葛亮分身有术,他在南方香港(离境之城)讲着北方——南京(真实之城)、襄城(象征之城)的故事。在香港"被说"的尴尬中,他为"新香......
<正>香港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大河中的一条重要的支流。本文所说的“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时间概念:1919—1949年。......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系副教授计红芳博士的新著《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由曹惠民教授作序,247千字,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
<正> 一、“南来作家”与三次香港 文学兴盛年代 香港原是个渔村,居民是农民、渔民、手工业者等。以粤语、客语、潮州语系为主。是......
分歧与冲突,表面上看起来,是暴力在发挥作用,但实际上,是文学理想与观念形态之间的较量。往小处看,是政治分歧,往大处看,是传统与......
对台港文学的研究 ,开始有从政治出发的倾向 ,表现在台湾文学研究中是重乡土派文学轻现代派文学 ,重怀乡爱国主题的作品忽略其他题......
<正>一、政治场域与文学场域的相互关系香港背靠中国大陆,面朝南海,作为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核心通道,是中国通往世界的窗口;同时......
<正>1995年1月15日,前香港文协文通理事长诗人戈阳来信:“1988年,我曾经考虑并着手搜集有关1946-1948年香港的诗歌运动的资料,拟写......
作为50年代初来港的南来作家之一,刘以鬯兼具大陆与香港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他自觉地将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与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2009年9月笔者在华南师大文学院访学的时候,侯桂新还是一个刚刚博士毕业走上讲台的新进教师,那时的他在言谈举止中还清晰地透着青年......
<正>本书以香港南来作家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南来作家在其香港书写中展现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兼及中国现代文学与香港文学的交汇及......
"南来作家"是1949年前后南来香港的难民作家和左翼作家、受文革影响自我放逐到香港的作家以及之后出于各种原因移居到香港的一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