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相关论文
自汉武帝经营西南夷,开通“五尺道”、“南夷道”、“零关道”等交通线,今滇川黔相连地区便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经营西南边疆的前哨阵地......
崤山南道在隋唐之前就是一条比较重要的交通通道。隋唐以后其取代崤山北道成为两京之间最重要的交通通道。隋炀帝和唐高宗时期是崤......
岭南文化朔源及特征1、岭南文化朔源 岭南泛指五岭山地以南广大地区,含今广东、广西东部、港澳和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部分地区,面积约......
自古以来青海到甘肃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兰......
2011年新年伊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在秦直道所途经的甘泉境内方家河处发现了古代交通环岛。这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日前,......
剑门蜀道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周朝,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和巴蜀的重要通道。在国家统一安定时期,它是联系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重......
对福建古代交通道路变迁的几点看法林汀水1987年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公路史》,对福建历代交通路线的变迁,作了全面的阐述,拜......
古代海外交通史籍中有专记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著作,例如元代周达观所撰《真腊风土记》即是其中之一。周达观(1266-1346)字达可,号......
重庆土家族地区,其古代水陆交通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陆路交通依托纵横的古道联系四方,有大量的桥梁、关隘和汛塘;水路交通依......
<正>在华南逶迤的群山里,既有贯通南北的古代交通主干如顺头岭古道、梅关古道,也有勾连东西的支径如羊蹄岭古道。纵横交错的古道犹......
<正>近代西风东渐之初潮兴起于晚明,至清初康熙年间达至极盛。此时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有许多不止是寓居京城,更有任职朝廷者......
蜀道是连接古代中国关中腹地与西南区域中心的国家官道,因其穿越了秦岭和巴山山地而素有艰险难行之名。蜀道的年代范围是战国至民......
马家塬战国墓是六盘山区域北方少数民族墓葬中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秦与西戎及北方民族的关系提供了......
<正> 现代广西的壮族主要分布在湘桂铁路以西,但在古代,铁路以东也是壮族祖先的居住地,所以,桂林、梧州、玉林、钦州等地区的许多......
<正> 唐朝贞观初年,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诸部,定都逻些(今拉萨)之后,吐蕃王朝正式成立并且迅速地走向强大。公元7—9世纪,吐蕃一方面......
1995年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邮电文史论文综述邮电部文史中心王化隆1995年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8月17~19日在江苏省高邮市举行。到会的有日......
<正>中国古代的交通,分为水路和陆路。水路主要是排、船等,而陆路主要是步行、马及马车等。江苏经济发达,与其自古以来的良好交通......
<正> 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交通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正> 陕西关中地区与汉中地区的古代交通是一个大题目,远非一篇短文所能论述清楚,本文只是想在这个题目下就手头的资料作点抛砖引......
<正> 高山、河流与大海,从来都挡不住人们心底一种深深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古代中国文明,形成并发展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
古代印度洋的交通与贸易李柏槐古代交通的目的大凡有三:旅游探险、传教取经及贸易,而这三者之中又以贸易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交通......
公元1623年,徐霞客在陕西华山等地考察,将华山以及沿途地理概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为后人研究陕西东南部的地貌、物候、植被和古代交......
中国地处内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封闭程度相当严重。然而,孕育中华文化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于农业耕种,黄河流域物产丰富,足以满足......
永州老埠头渡历史久远,为潇湘千年古渡,历史上有"铁炉步"、"湘口渡"等称,是古代湘粤往来的交通要道。今渡口两岸近处尚存乾隆至民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