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四士相关论文
我一晃在语文教学教研的路上风雨兼程地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我曾与朋友戏谈,此生什么都未干,就围绕一个词两个字做了两件事。这一个......
唐代诗人张若虚,以一篇《春江花月夜》“压倒全唐”。作者在诗中尽情描绘春江花月夜奇丽的景色时,尽情的讴歌了人间纯洁深挚的情感......
一、教材知识梳理(6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鼙(pí)鼓 悄(qiāo)然 绰(chuò)约 迤逦(yǐlǐ) 眇眇(mi......
盛唐前期 ,王湾、王翰、贺知章、张九龄等人活跃于诗坛。他们所创作的诗歌 ,风格各具 ,异彩纷呈 ,共同辐射出盛唐气象的曙光
Earl......
初、盛唐间,在文士荟萃的吴越之地,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四人“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号“吴中四士”。他们的创作风格鲜明,作品......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唐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迁秘......
唐代诗人张若虚、包融、张旭、贺知章合称“吴中四士” ,其文学审美成就体现了吴美学是精英美学或精致性美学的根本特征。这是吴人......
"吴中四士"及吴越诗人群体创作的诗歌,大多以吴越山水为题材,相对齐梁山水诗来说,吴越山水诗体现出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不仅选取日......
在同样的阳光下,一树叶子没有一片相同;不同形色的叶子,抖开一树葱茏。"诗仙"李白正因为有个性,他的诗才会被后人奉为千古绝唱;著名......
初唐诗如何走向盛唐诗是研究盛唐气象生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文学繁荣的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忽视了在......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
翻开中国文学史,能随时闻到扑鼻而来的酒香。在我国古代,不知多少文人雅士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饮酒与吟诗作画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
<正>张若虚,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一首为《春江花月夜》,一首为《代......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中,中宗神龙年间出现了以“吴中四士”为代表的江南诗人群体,这一诗人群体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本文试图通过......
初、盛唐间,一群以“吴中四士”为首的吴越诗人名扬京城,组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吴越诗人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群体,吴越诗人群......
初盛唐之际,在风景秀丽的吴越之地,出现了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上京”的诗人,他们是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史称“吴中四士”。“吴......
按照传统的惯例,初唐始于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玄宗开元初年,即公元713年,此后便进入盛唐。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初唐诗歌上承......
初、盛唐间,在文士荟萃的吴越之地,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四人“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号“吴中四士”。他们的创作风格鲜明......
贺知章为初盛唐之交一位重要诗人,与当时众多一流诗人多有交往,在当时诗坛亦颇有高誉。胡可先教授《贺知章交游考》一文首考出与其交......
盛唐前期,吴地诗人贺知章、包融、张旭和张若虚四人,被称为"吴中四士".以他们为首,当时有一个吴地诗人群体.这些诗人社会地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