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碳潜力相关论文
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涉及深度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期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的增汇目标。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
国有林区是中国实施碳中和行动的重要区域,准确估算其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对于指导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统筹区域生态-经济-社......
为了科学评估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能力,收集整理了退耕还林一期工程(1999—2010年)详细的造林资料,结合中国主要树种的蓄积量(生物量......
【目的】森林碳储量在陆地生态系中占主体地位,通过确定人工乔木林碳密度和植被固碳增值碳储量,预测人工乔木林碳汇潜力,可为进一步改......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国际合作科研计划的主题。草原生态系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有效吸收大......
以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合肥市肥西县、六安市舒城县水稻土分布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休耕地、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三年的......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都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
城市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地域空间,是进行“碳中和”核算与政策制定的主体.除了减少固定能源与交通碳排放外,增加城市碳汇也是实现......
于2017—2019年,在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崎汀山对碳汇试验林(樟树、台湾相思、木麻黄、水翁、山杜英、秋枫、中华楠、红锥、米老排)......
碳中和愿景下,加强森林的固碳增汇功能是抵消和吸纳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精准评估森林碳汇和预估森林固碳潜力,有助于量化......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工林的适应性管理对固碳潜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应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的FORECAST森林生态......
土壤有机碳(SOC)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对准确评价区域土壤固碳潜力,实现土壤资源的可......
为了认识祁连山区山地树木生长机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结合区域分区分析青海云杉林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最小距离边界法确定最大林......
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固碳周期短、储存量大的特点,是全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含量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引发大......
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运用物理以及生化过程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_2)吸收并储存在该生态系统内,从而减少区域内的二氧化碳(CO_2)量,以......
东北黑土区由于高强度无休机械耕作与坡面侵蚀的共同作用加速了黑土有机碳(SOC)迁移和损耗,黑土质量退化潜在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本研究以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样品测定,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和碳密度的变化规......
燃烧秸秆和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大量生物质能源浪费,进而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为了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粮食产量,本......
利用安徽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土壤全碳和有机碳数据,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以及土壤固碳潜力。结果......
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前,碳循环是碳在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流动。工业革命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
森林生态系统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硅体碳是一种长期(数千年)封存的土壤有机碳,对全球固碳有重......
植硅体(phytolith)是填充在苔藓植物门(Byophyta)、维管束植物门(Trachophyta)等高等植物的细胞壁和内腔等组织中的非晶质硅酸体(S......
农田土壤有机碳(SOC)不仅与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密切相关,还是大气CO2的潜在碳汇。运用模型手段研究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
本文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研究区域,收集该区域的土壤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分布以及土壤理化指标(2006~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和第二次......
本文研究了我国从北至南,不同温度带九种典型农田土壤及其荒地土壤的全土及各尺寸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及其有机碳特征,并探讨了其对重......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效缓解全球变暖......
果园是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2012年中国果园面积达1113.95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研究果园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循环特征,......
2010年4月20日-5月23日,香山科学会议先后召开了主题为“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不确定性的科学问题”、“生命系统的电磁特性及电磁......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1990-2007年间全球森林平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固定2.4±0.4 PgC,但对全球森林未来固碳量的评价多是......
科学确定陆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优先区,优化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格局,将对有效发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减少向大气......
以江西省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值法、光能利用率法、生产力回归模型法和生长过程法对林分尺度森林植被固碳潜力进行了估算......
基于辽宁西部沿海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表层和深层土壤碳含量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0~20 cm)、中层(0~100 cm)和深层(0~180 ......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分布面积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库作用和固碳潜力已经......
研究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建经验公式估算了不同管理措施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和潜力......
基于“八五”期间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的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结合经典的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生物量碳密度和碳贮......
通过GIS技术,采集38个农田土壤样品,研究了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a来,兴国县农田土壤中土壤......
以新垦植橡胶林、成熟橡胶林、高海拔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为固碳增汇管理,比较三种复合农林模式橡胶林与同条件下橡胶纯林......
平衡状态时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确定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红壤典型......
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建立固碳重要区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以......
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整理区的农田土壤碳含量。整理区农田土壤碳含量提高程度的不同与各整理区土质,土地整理工程施......
玄武岩油气藏储层一方面含有大量可与CO2,反应生成碳酸盐的造岩矿物,另一方面又有枯竭油气藏的良好储(储集空间)、运(运移通道)、盖(盖层......
竹子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捕获并封存大气中CO_2的能力,从而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真是......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成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草原是我国最大的......
对宁夏枸杞的光合固碳潜力和生物量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宁夏枸杞季节性光合固碳速率的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单位叶面积光合固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