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应力相关论文
应用75个高质量的单个地震震源断层面机制和10种形式应力反演,研究了美国中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区域应力方向的一致性、该区域相对......
有关1626年北京王恭厂奇灾的起因,众说纷纭,笔者主张地震说。这不仅因为事件同时有地震记事,而且事件发生前后有一系列地震迹象。......
讨论了地震分布的多重分形统计特征。研究了地震多重分形性质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采用推广Grassberger-Procaccia(G-P)算法从典型震区的地......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快一年了.在这次地震中,3万余人遇难,20余万人受伤,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如何更好地预测地震,成为举国......
本文讨论了与1830年磁县7.5级地震有关的下列问题:1、区域构造环境,指出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南部被隐伏的北西西向构造带阻隔,形成应......
Volume Strain observatory data obtained from the Changping, Huailai, and Zhangjiakou stations were treated by software ......
一、引言用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壳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具有其它测量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进行地表以下几百米甚至千......
地震各向异性反映的壳幔变形特征对理解强震孕育和发生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横波分裂是各向异性在地震波形记录中最明......
中国大陆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挤压作用下,地质构造复杂,地壳应力场分布不均匀。而地应力场的分......
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御岳火山喷发,喷出高达3千米的火山灰,造成30多人死亡。令人惊讶的是,就在这个月中,冰岛、夏威夷等地也相继发生......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地震预报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古代在地震科学上曾有过卓越的贡献.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
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构造上属秦祁昆造山系,跨中南祁连弧盆系和秦岭弧盆系,次一级构造单元由北到南属宗务隆山—夏河......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欧阳祖熙研究员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出“RZB-1型电容式钻孔应变仪”,以其高精度四分量观测与优良的稳定性......
第五届国际岩石应力研讨会(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ituRock Stress)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发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运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 ,研究华北地壳块体对渤海、黄海潮汐水位变化的动态响应 ,得出该块体中各力学量随时间演变的数值结......
Predictive analysis of stress regime and possible squeezing deformation for super-long water conveya
The prediction of the stress field of deep-buried tunnels is a fundamental problem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this......
地壳应力状态主要是由重力和构造作用力引起的,作者明确提出其静水压力部分是由重力所附加的静水压力和由构造作用力所附加的静水......
地下水物理化学特征在许多震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如何有效准确地捕捉这种反映地壳应力应变变化过程的信息,为震情的跟踪和判......
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发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共同承办,国内外10个科研单位和团体协办......
2016年11月26—29日,由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地震局承办的"卫星地震观测技术与应用2016学术研讨会"在广......
2018年12月2—5日,由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卫星地震观测技术......
2018年10月23日,地壳应力研究所组织专家对我所承担的中国地震局“地电观测仪器检测平台”项目进行验收评审,会议邀请了相关专家组......
2018年5月25日,地壳应力研究所地震英才学术论坛学术交流会召开。付继华博士作了学术报告。杨树新副所长、我所部分科研人员及在读......
2016年9月7-16日,地壳应力研究所孙小龙副研究员与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张勇及下属研究所等单位的张晓东副所长、吴忠良所长、张永......
根据"局部构造上的凸起区,水动态项目异常多表现为正异常,而凹陷区则往往表现为负异常"的观点,推断出双桥1、东台、天船等8口井震......
为纪念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汶川地震一周年”,防灾科技学院分别于2009年5月5日、5月11日、6月18H邀请防灾科技学院袁一凡教......
地下埋藏的岩石由于钻探而发生应力释放,使岩心依所受应力大小而成比例的发生变形,因此岩心内开口裂隙的发展和构成粒子的塑性化程......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非连续的接触模型研究断层对地壳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连续模型比连续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断......
Gabbro is selected as a sample for experimental deformation to investigate and validate the migration of dements during ......
当今地震成因理论认为:地震是地应力(应变)积累到一定程度造成断层滑动而发生的。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倡导下.我国......
在两个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侧压系数、水平最大与水平最小主应力之比(σH/σh)以及剪应力相......
通过对现有 6大类主要地应力基础数据资料———震源机制解、水压致裂、钻孔崩落、应力解除、断层滑动和连续应力应变观测数据的收......
通过联合反演123,053个P、Pn、Pg震相和100,176个S、Sn、Sg震相数据,获得了2008年M_S6.1攀枝花地震震源及其周边区域的高分辨率三......
通过分析四川锦屏水电站地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库区的地震活动性和木里台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研究了水电站3次大规模蓄水对......
同震形变反映了来自震源区的变化,它是建立地形变与地震之间关系的最直接桥梁,因而对地震预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钻孔体应变仪属于高......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陈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陈华静两位女司局长,于2011年8月6日参......
对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北西向断裂上存在的甘霖、五胜和高峰头流动短水准异常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存在的3项短水准异常是汶Jll地震前......
专家简介:田家勇,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弹性动力学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
概要介绍了全球地壳应力观测与研究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深部地应力测量研究的现状和测试方法以及用于地震观测和工程监测的地应力测......
大地震引发的断层错动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断层蠕滑造成的地质灾害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断层活动速率变化异常与地震的孕育存在一......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暨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于9月11日至23日在湖南大庸市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本文利用布设在云南腾冲地区的15个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得到了593对高质量的各向异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