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足布相关论文
在先秦货币文字的考释方面,现有的一些说法是错误的,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纠正。本文结合文献及科学发掘的资料,集中讨论了“中都、西......
笔者曾在十二、三年前的《北京金融·钱币专辑》中撰文先后列举个人收藏的十五枚异品方足布,谈到了方足布常见的各种异书现象,包括方......
罕见的“安阴二”连布 连体钱币是当今的一项热门藏品,如今的人民币不仅有二连体、三连体,更有40连体、80连体,钞票的连体......
2012年8月份的《收藏界》,刊发了笔者拙作《空首布欣赏》,本文介绍的是平首布和刀币,再一次与泉友共睹它们的古朴风采。 平首布,相......
鲜虞 《泉汇》元4.14、《古钱》上编补遗1219著录一枚方足小布(图1)。 李佐贤云“左似廿字,右下半系贝字。”实则未识此字。诸家亦......
一、三处战国货币窖藏(一)旅顺口区三涧镇蒋家村出土“匽”刀币1979年10月,蒋家村农民在该村内挖菜窖时,在距地表50厘米处发现一......
中山国灵寿城址出土货币研究陈应祺ASTUDYONTHECURRENCYOFTHERUINSOFLINGSHOUCITYOFZHONGSHANKINGDOM¥ChenYingqiAbstract:Giveasystematicintroductiona.........
山西出土“剌”字耸肩尖足空首布钱卓,车新亭1992年,中国钱币博物馆于山西省运城地区闻喜县和夏县交界处某村征集到一枚“刺”字耸肩尖足......
<正>2016年中国钱币学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一是系统开展了中国古代银锭的科学研究,内容涵盖科技分析、鉴定与保护,是......
<正> 建国十五年来出上了很多古代货币,它们是研究我国古代货币史的重要实物依据,由于很多资料都是通过科学发掘或调查、清理而获......
<正> 近几年来,在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地区多次出土战国货币。这些货币品类较多、形制各异、且均有铸字,为研究战国时期我国北方及......
<正> 一、"卤刀"新考天津历史博物馆藏有3枚所谓"西匕直刀"。这种刀形体较小,刀首尖,背微弧,刀身较窄,与赵国直刀相似,介于赵直刀......
<正>前辈学者对布币形制的演变关系已经有过讨论和研究。如郑家相先生认为:"圆肩圆足布之铸,其时较晚……因感尖足之刺肤,改其制为......
<正>圆足布和三孔布都是战国中期的青铜铸币,铸于赵国。圆足布的主要特征是:首、肩、裆、足均呈圆弧形;正面只铸地名,一般没有线纹......
<正>在战国魏、韩地区诞生桥足平首布、锐角平首布之后,在战国赵也诞生了尖足平首布,并且在尖足布的基础上,后来相继派生出了圆足......
<正> (一)扶沟出土的银布币 1974年8月,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18枚银质布币(见本刊1983年第3期),大小长短不一,其中有两枚特长,圆......
最近发现了两种罕见的有铭尖足布,十分珍贵.一种是"剌人"耸肩尖足空首布,"剌人"即"列人",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城市.另一种是" 寸甫"字......
中山国灵寿城遗址,位于河北石家庄西北平山县三汲乡,是中山桓公复国后所建都邑,前296年为赵国所灭,城邑即废,前后存在近八十年。......
<正> 山西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的主要活动地区,留存在山西各地的三晋布币特别多。1958年在侯马东周遗址出土了......
<正> 一桼垣一釿圆钱考战国货币里有一种面文作“(?)垣一釿”的圆孔圆钱(《辞典》上151页),古钱家释“垣”上一字为“长”、“来”......
赵国方足布七考黄锡全一、“阳”方足布考战国贷币中,有一种面文如下的平首方足布:(1)见《大系》1839号,1961年山西祁县出土,(2)见《中国钱币》1990年3期,"三......
三.关于钱币的作假和私铸钱币假钱和私铸钱是有区别的。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出于不同的动机,制造假钱的目的定义是不同的。出于不同......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古代钱币形态可分为贝、布、刀、环、爰五大体系。除了爰金属于金银币范畴外,仍有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中,每一......
方足布是铸行地域最广的战国布币,也是存世数量最多的一种战国布币,铸行于战国中、晚期的三晋(魏、韩、赵)、两周和燕地。主要特征......
《古币丛考》前言何琳仪我国金属铸造货币一般认为启始于春秋中晚期,这有《国语》记载周景王“铸大钱”可以为证。通常所说的“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