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外交相关论文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重庆旧址,在1937年12月至1946年5月国民政府外交部迁渝并设办公址于此之前,曾先后为......
金问泗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职业外交家和关税专家。曾先后出任中国驻欧洲五国大使。二战结束后,金问泗率团参加了创建关贸总协定的一系......
国际传播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特别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国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它可以包括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
欧洲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实现其建立远东反侵略联合阵线的外交战略,有意疏远乃至切断了同作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德国的外交关系。在此期......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出原本狭小的活动范围,开始同世界其他国家有更多的交往,并形成了自己灵活的外交政策。文章通过对抗战时......
从“七七事变”到淞沪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 ,是战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是建立在抵抗的基础之上的 ,其主流......
一1937年7月31日中午,蒋介石夫妇宴邀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学界名流,共商抗战大计。席......
近40年来,有关国民政府抗战外交的研究随着抗战史的勃兴而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热点,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