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相关论文
从清末和“五四”前夕起,国学实际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几千年老传统,一个是近百年来形成的新传统。这两个传统至今未能融合的一个重......
今天我们要继续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对它感兴趣,就必须找到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新价值。 一、结合现实,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袁行霈我在《国学研究》年刊的《发刊辞》中说过:“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潭止水”,“国学也是这......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文学博士,王富仁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以鲁迅研究者的身份引起学界注意和重视的。在鲁迅研究方面的成果奠定......
摘 要:王富仁提出的“新国学”学术概念,不仅具有学术性,还具有其它性质。本文从“国学”和“新国学”区别性、“新国学”构成性和“......
内容摘要:当前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崛起使“国学”在现代文学研究界被赋予了更多积极有益的价值意义,所以王富仁先生称之为“新国学”。......
现在我们的文化,实际上不仅是由旧文化组成的,也不仅仅由新文化组成,即不仅仅有中国本土创造的文化组成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外来文......
红学是动态的学术概念 ,从新红学到探佚学的发展 ,本质是实现了对曹雪芹原著和程高本两种《红楼梦》的不同价值之认同。红学定位于......
新国学作为现代中国学术整体的观念,是与王富仁先生打破学派壁垒、兼容并包的文化史观相携而生的。从生命体验出发,坚守学术的独立......
日记,承载着作者所走过的历程,反映着作者的思想变化,印刻着社会的影子。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河北省国学学会名誉会......
从2005年1月起,《社会科学战线》连续3期刊载了王富仁长达14.5万字的论文《“新国学”论纲》。同年4月,该文又全部登载于《新国学研究......
2006年10月12日第九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年会在大连召开。会上,王富仁教授做了引人注目的发言,他从自己新近提出的“新国学”概念入......
王富仁先生作为学术界的一面旗帜,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风范将永远地激励着我们。王富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文化使者,表......
整理国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所寻找到的与"五四"新文化相关的另一链条,其一端连接着新文化运动,另一端连接着科学的方法和精神。......
王富仁提出的“思想革命”、“回到鲁迅”等观点不仅具有学术史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内思想界的影响亦不容低估。近年来,他提出的“......
信息技术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具有古老传统的国学研究提供......
政治关系是一种法制关系,法制关系是靠政治权力维持的;经济关系是一种金钱关系,金钱关系是靠交易双方的合同契约维持的;文化关系是一种......
论梁启超对中国文化向现代发展的探讨蒋广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论题实际上是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
从“国学”这一称谓的弊病出发,力主饶宗颐的“华学”说。倡导将中国古代学术、现当代学术、汉民族主体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海外......
文化全球化和现代性是新国学生成的两大语境。新国学的宏阔视野,使我们在中国学术的大坐标系里,更自觉地对当代地域文学进行价值定位......
本文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实际情况,阐释当前流行的“国学”这个学术概念的局限性,认为“国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
低调是一种意无狂、行无躁,吐纳恒常的生活态度。故意做出来的,不是低调,是假姿态。真正的低调,是内在心性的真实呈现,无论身处闾巷还是......
从坚守启蒙到倡导"新国学",王富仁先生的学术追求形成了他特有的"变"与"不变"。变化的是他对十余年来中国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发展......
“振兴国学”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王富仁先生积极建构“新国学”的学术思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深刻之处不仅在于他为中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国学热”现象,并不断升温,从知识界逐渐向社会其他领域扩散。“国学热”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浪漫主......
"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不仅贯穿于五四新文学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且生动地阐释着五四新文学与传统国学的复杂关系。将传统国学与......
<正>虽然我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其他领域,但仍在关注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这次论坛讨论的话题"’生命学派’的鲁迅与1980年代"......
<正>20世纪80年代,王富仁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坚定的学术勇气,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鲁迅研究系统,即把鲁迅《呐喊》《彷徨》反封建的意......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在多年开展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探索新国学教育。新国学教育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汇古今,体现社......
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国学的历史传统,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际, 鲁迅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 胡适在这里讲授中国哲学通史, 他们的讲义......
一个学者总是他所处时代的一部分,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语境,使新国学明显具有多元文化的“格调”。它通过对二元对立模式......
近代以来"国学"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出的不同观念,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救亡意识主导下的、政治取向的国学观念,启蒙思潮主导下的、文化......
郭沫若是现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杰出创造者之一,在“20世纪中国作家、学者与书法文化”的课题研究视野中,当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他的书......
在"新国学"视域中审视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民族文学入史也是个"新国学"建构的重要学术命题,但迄今在某些关键环节包括相关的学术实践......
陈国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提倡的"纯文学",是在反对政治干涉文学的背景中提出的;90年代以后,纯文学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批判对象而......
<正>就首届"新国学"高层论坛的事,我虽然跟北京的不止一位老师们打电话,或者写电邮,但是我真心更忧虑他们是否真的与会——各种各......
国学与传统文化的特点,体现为绵延不断的生命力、熠熠生辉的人文精神,意蕴丰富的道德理念,极重入世的务实精神。新国学的形成和传......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分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与讨论越来越困难,可以毫不提防、毫无顾忌地倾心交谈的朋友越来越少。我......
<正>对鲁迅的评论与研究,从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刊登主编恽铁樵对刚发表的文言小说《怀旧》的评论《焦木附志》开始,......
<正>崔自默,著名画家、艺术史学博士,国画大师范曾教授开门弟子。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文化艺术特别成就奖",......
国学经过20世纪初期的提倡,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个新的热潮,但这仅是表面的昌盛。国学传播所要达到的提升国民素养、启迪人生智......
讨论中小学教育与新国学之间的关系,前提是要明确学校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一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
国学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国学研究阶段;二是用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保存国粹"、"整理国故"的阶段;三是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