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电影相关论文
倘若用处于左翼电影与新现实主义电影缝隙中的眼光来看待《马路天使》,我们会在主流视角之外被其鲜明的底层市民气质与上海弄堂文......
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市民电影,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社会批判立场,就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的贺岁片《压岁钱》而言,一方面,发掘、表现世......
无论是什么题材和什么类型,香港电影永远都是从香港的角度去书写和描述问题,并且这些影片永远都是用香港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呈现。......
明星影片公司对193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在左翼电影兴盛并成为电影主流之时,在及时借助左翼文艺元素、整合旧市民电影制作传......
《十字街头》与1937年所有的新市民电影一样,既有左翼电影元素的片段式借用,又有国防电影的时代精神点缀。相对特殊的一点在于,由......
左翼电影出现于1932年,到1935年,其最高代表作品《风云儿女》表明,中国左翼电影已经从整体上融宣传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并达......
主题和题材局限于家庭伦理、婚姻恋爱以及武侠神怪的旧市民电影,女主人公多有道德瑕疵甚至性别原罪,或者身处道德低位。左翼电影中......
作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惊悚影片和中国有声电影史上的第三部高票房影片,无论它具有怎样的恐怖特色,也不论它曾获得怎样的历史评价,在......
193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有新、旧之分,宣扬抗日救亡、为弱势阶层发声的左翼电影属于新电影,这是学术界多年来的公论。但研读现存的......
旧市民电影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主流的唯一代表,其文化传统性、道德教化性、低端娱乐性以......
《马路天使》的新市民电影属性,决定了影片中左翼电影思想元素和国防电影(运动)背景的表现。而影片对视听语言中歌舞元素尤其是主......
由三个短片组成的《艺海风光》,是"联华"—"华安"公司于1937年出品的第二部短故事片合集,同样属于新东家凝聚人气、巩固市场的应急......
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迫使以生产旧电影起家的明星影片公司改变制片方针,主动与形成主流的左翼文艺合作。19......
蔡楚生编导的《王老五》(王次龙、蓝苹主演)既不是国防电影,也不是左翼电影,而是属于新(兴)电影(运动)的新市民电影。新市民电影一般会在......
作为联华影业公司1931年出品的“欧化”影片,《一剪梅》刚好处在所谓的旧市民电影、左翼电影、新市民电影的密集过渡期。本文认为......
《船家女》对社会批判的改良色彩表明,1935年的新市民电影在更多继承旧市民电影的传统题材、审美趣味的同时,及时利用、吸收电影新......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的主流国产电影制作,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左翼电影传统和国防电影运动背景的内在影响,因此,新市民电影在继续......
中国左翼电影在1933年形成高潮后,在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的两三年间,与同样是从旧市民电影脱胎而来的新市民电影一起,开拓了巨大的艺......
2014年的贺岁片《私人订制》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如何将其定型分类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上,曾经出现了左翼电影和......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的新电影形态,除了1932年出现的左翼电影,还有其他不同种类的新电影,包括1933年出现的新市民电影。新市民电......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生成于同一文化生态背景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电影,都在各自的研究表述中缺乏对双方交集互渗事实的关注。而逐......
早期中国电影历史上新市民电影出现于1933年,就其保守的政治立场来说,有别于一年前出现的、持激进立场的左翼电影,而它奉行的新技......
<正>片名:《姊妹花》年代:1933年出品:明星影片公司编导:郑正秋摄影:董克毅主演:胡蝶、宣景琳、郑小秋等故事梗概:......
影片中的历史景象不全是编造出来的,因为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故事里的人物和事情还可笑,这就是魔幻历史主义的创作态度。把可笑的历史......
《新旧上海》是"明星"公司始终贯彻的新市民电影制作路线的结果,它在思想和艺术上不同以往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左翼电影转......
《劳工之爱情》是狭义上的早期中国电影或曰旧市民电影闹剧、打斗特征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艺术特点一般是不惜牺牲生活真实和原封不......
通过对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1922—1936年中国早期国产电影文本的实证性分析就会发现,1932年之前属于旧市民电影时代,在此基础上......
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出品了配音片《新女性》,导演是蔡楚生,孙师毅的职务是作剧与作歌,即编剧和歌词作者,作曲和音响由聂耳担当,这种人才......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再次证明,作为国防电影升级换代的母本,左翼电影与1949年后新中国电影的思想品质和艺术......
联华影业公司于1937年1月公映的《联华交响曲》,既是公司历史上仅有的一部集锦片,也是左翼电影余绪和新兴的国防电影的双重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