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菌病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菌病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完成的576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侵袭......
作者在导言中指出治疗霉菌的有效药物有下列几种:碘化物、芳香双脒类(Aromatische Diamidine)、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Amphoterici......
近10多年来,我院收治各型重症病毒性肝炎共335例,其中并发内脏曲菌感染1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重症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诊断......
目的 探讨上颌窦曲菌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上颌窦曲菌病的影像学、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
本文对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肺部真菌感染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最使蜂农头疼的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整个蜂场毁灭.蜜蜂幼虫病包括美洲幼虫病、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等.此外,......
目的 探讨肺曲茵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收集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分别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男性4例,女......
【摘要】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鼻窦曲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首诊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2008年采用鼻内窥镜手......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影像检查技术及X线表现。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曲菌病患者,采用常规X线照片、体层及CT等检查技术,通过集......
肺曲菌病(PulmonaryAspergil osis,PA)是真菌性肺炎的一种,是在人体免疫力严重低下时受到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侵袭时引起的。PA的影像......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左耳间歇性流脓伴听力下降30年余,于2008年4月4日人院。患者30年前开始出现左耳流脓,间歇性流脓,脓液有臭味......
本文报告24例鼻窦曲菌病,均属非侵袭型。全部采用手术方法治疗。24例中,22例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其中,12例术后加用局部抗真菌药物......
目的:研究上颌窦曲菌病的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上颌窦曲菌病人采用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结果:所有病人经......
目的 探讨胸廓改形术加转移带蒂肌瓣一期手术治疗曲菌性脓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曲菌性脓胸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术中行不同程度......
目的探讨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方法对36例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鼻腔鼻窦曲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治疗,对鼻腔鼻窦曲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19例鼻......
目的:观察分析鼻腔鼻窦曲菌病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上颌窦曲菌病18例进行病理分析,左上颌窦10例,其中1例为侵袭性;右上......
目的: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的ABPA患者的胸部x线及CT资料。结果:胸部x......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曲菌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非侵袭型鼻窦曲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1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肺曲菌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曲菌病的临......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鼻塞、流涕,涕中带血2月余,有反复出血史.鼻腔检查示右中后鼻腔内灰白色肿物.......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真菌性肺炎的一种,是在人体免疫力严重低下时受到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侵袭时引起的。PA......
目的 :探讨上颌窦曲菌病的 X线平片和 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上颌窦曲菌病 8例 ,均照有站立或坐位平片和......
<正>病历资料患者,男,51岁。煤矿工人,职业史明确,2006年当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煤1期尘肺。无结核病史,影像报告结论是:尘肺[1]......
目的析肺曲菌病的MSCT表现,提高对肺曲菌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对20例经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的肺曲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侵袭性肺曲菌病CT表现。结果:17例中患糖尿病3例,......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曲菌病的CT特点。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10年9月收住笔者医院肺曲菌病40例,分析其胸部CT特点。结果患者中肺曲菌......
<正>近年大量证据提示,在支气管哮喘(哮喘)的诱发和加重危险因素中,吸入真菌过敏原是重症哮喘的重要诱因。真菌过敏原的直接暴露在......
50年代以前,无可靠安全的药物治疗深部真菌感染,50年代制霉菌素、匹马菌素相继问世,用于治疗浅表念珠菌病,灰黄霉素最先以口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