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相关论文
[摘要]《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的一封书信,从这封书信我们可以直接瞻仰到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崇高的人格和超俗......
西汉时,汉朝北方疆域常年受匈奴骚扰,双方战事不断。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汉武帝派贰师将军领兵讨伐匈奴,另派一人为其押运辎重。这人......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有着数不清的皇后、嫔妃,但是,具有非洲血统的只有一人,她就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李陵容。 起初,司马昱还是......
中国人第一反感的,不是暴力,而是背叛。 杀人放火固然可恶,但比杀人放火可恶十分的,乃是汉奸,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也。儿时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221-01 缘起: 2020年9月高中语文新统编教材投入使用,《苏武传》是......
李广是一个悲剧。准确来说,李广全家都是悲剧。他刚出道时,就与堂弟李蔡以勇猛著称,当时汉文帝曾叹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
李 陵 封禅泰山的这一年(前110年),天子改元“元封”,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接替父亲的岗位,成为太史令。 接下来这些年里,史书撰......
摘 要: 生命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语文课本本身是一个载体,对文本的思考与理解融入了对生命的思考与理解,进而更加强语......
(一)出使 苏武还记得,他走的那天,云淡风轻。马蹄声与妻子的嘱托声混在一起,响彻山间。 他将妻子的手放在手心,看着妻子担忧的神情......
他们原本是关系密切的铁哥们,为了炒房,三人集资了200万,在初尝炒房带来的巨额利益的诱惑下,三人的集资款从200万剧增到1000万,为了筹集......
【摘要】认真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能力,以课文作为阅读的起点,突破教材文本孤立的藩篱。兼顾学生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选用......
读《汉书·司马迁传》后,读者会情不自禁地发问:假如自己是司马迁,能有那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忍受超乎人想象之厄境,去实现志向和抱负吗? ......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虽然说这是白居易给诗歌......
錢梦龙曾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课。 教材解读 课文叙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史记》被鲁迅先......
《司马迁发愤写》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文章在该单元主题“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照下......
摘 要:李陵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武将,他由于战场失利、被迫投降匈奴,所以成为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无论在史学上还是文学上,自汉以来,......
《望乡》中的李陵,最终以性命成全了苏武的忠孝节义。 动笔之前,大脑里不由得想起昆曲《望乡》第一折《出兵》的场景:大幕缓缓拉开......
李陵故事作为一个自汉代起就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它有着很大的特殊性.自古以来,降将都是遭人唾骂的反面人物,但是李陵形象自从诞生......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一封回复任安的推贤进士之请的回信,文章蕴含情感曲折的内心世界,读懂司马迁的心路历程,可以从对文章写作对......
李广家族悲剧究其根本原因是其所处时代的悲剧所致。具体地说乃是这个时代的无形屠刀对具有国士之风之人的剔除、任人唯亲的用人制......
<正>锺嵘评诗,着重分析诗人作品的总的体貌特征,并往往指出其渊源所自。如评曹植,指出“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数......
2006年12月7日《文学报》载文“知识分子的清高”,作者何顿先生质疑司马迁不该当廷为李陵争谏,认为“(司马迁)不应该不会察言观色,也不......
作为在不安意识之中穷其一生的日本近代作家中岛敦,其绝笔之作《李陵》可谓说是中岛对其不安意识的绝唱。文章拟从作品人物李陵、司......
从史书材料、五言诗在汉代创作情况、对锺嵘和刘勰相关观点的辨析、与《古诗十九首》比较等六方面对《文选》所收李陵诗逐一考证,可......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德国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德国产业用......
本文旨在以两人生平的角度讨论李陵及班婕妤诗中,怨的承传。钟嵘在《诗品》曾同时论及两人:“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今靡......
本文用司马迁自己选用的史实来论证司马迁的心理障碍,以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评文史遗下的错案,贬抑了李广畏罪自杀、李陵投降,为有功于国......
这是司马迁被人给废了的原因。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子领父职,雄心勃勃,开始编撰《史记》。谁料想写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
公元前99年,是汉武帝和他的大臣们度过的最糟糕的一年。这年夏天,汉朝派军队和匈奴作战,仗打了好几个月,最后汉朝还是败了,汉朝的将军李......
《牧羊记》是宋元南戏重要的剧目之一,其本事来自正史,可是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材料的加工和修改......
李陵、苏武诗的总数应为十九首。这组诗中包含大量东汉以后才产生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根据对语句袭用情况的调查,本文将这组诗的产生......
唐代以前关于李陵的认识和评价,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和演变。汉昭帝始元六年苏武归国,引发了西汉王朝对李陵案的重新审查和讨论......
河西走廊的民勤、临泽、高台、居延等地流传着苏武牧羊的故事,李陵教射之地在张掖、酒泉一带,河西各地有一些"苏李"文化遗迹,历代文......
苏武牧羊是流传至今的著名历史典故,苏武本人也作为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的典范名垂青史。但是,苏武作为使节,其政治才能并不高,作为......
苏武被匈奴拘禁多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被视作坚守忠节,“不辱君命”的典范。苏武又“以勇武显闻”,成为英雄主义的象征......
汉魏六朝书信体文章中,与《答苏武书》文风相似的作品在汉末魏晋时期才较多涌现,作为一个在《汉书》本传记载中仅能撰作质朴楚歌歌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