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相关论文
我在八十年代初曾撰写《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一文,对晚明及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及历史地位等作了......
前言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由校病逝,年仅二十二岁,因无子嗣,临终前命皇五弟信王由检继承。由检即位后,定年号为崇祯(次年1628改......
晚明大儒刘宗周,是有名的清官,也是著作颇丰的哲学家,时人称其“世上麒麟凤凰,学者泰山北斗”。但他却不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仕途也......
自寻死路,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作死”。明朝末年,就有这么一个“花样作死”的漳浦人一一黄道周。 他才华横溢,却因屡次直言犯上......
开栏语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山西书院兴起于宋辽金、发展于元、成熟于明、废止于清末,在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涌......
明朝崇祯帝在位17年换过50余位阁员,其中温体仁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当时民谣皆称崇祯帝遭“瘟”了。正是温体仁把握住了崇祯帝憎......
<正> 340年前的元月八日,在桂林叠彩山,抗清名人瞿式耜绝命于清将孔有德的屠刀之下,以热血头颅谱写了一曲为国捐躯的悲壮之歌,丰富......
王时敏一生,独身当户,背负着延续太仓太原王氏家声世业的重任。他刚成年,父、祖即辞世,家族宗嗣绵延艰难,又逢明清易代,"独际其难"......
<正> 傅山是明末清初很有影响的一位启蒙学者。对于这样一位在群众中和学术界都有很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级、阶......
《洛阳行》对明末党争的反思程相占《清世祖实录》卷二十载摄政王多尔衮训斥旧明故臣时有这样几句话:故明诸臣,各立党羽,连章陈奏,陷害......
<正> 明末董说的《西游补》是我国小说史上一部奇独而有影响的作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列有专节介绍,并给予了较高的评......
杨应聘(1556-1620),字行可,号楚璞,安徽怀远人.万历朝官至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宁夏、甘肃、陕西三边军务,后金入侵时临时主......
明末,阁臣温体仁曾长期独得崇祯帝的信赖与任用,而与其顺遂仕途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朝野上下对其旷日持久的弹劾与抨击。崇祯君臣......
<正>崇祯九年(1636年)是个动荡的年代,也是明朝最值得记忆的一年。这一年,李自成继承高迎祥的位置称"闯王",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立......
最近,从集报界朋友范光永处看到了一份他刚刚搜集到的明代邸报。这是不久前他以2800元的高价,从北京潘家园的旧书商手中购得的,而......
【正】 崇祯皇帝1627年即位时,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由来华的耶稣会教士传入中国,一部份敏感有识的中国士大夫很快地接受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