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征收相关论文
抗战期间,国军人数剧增。从1941—1944年,国军需要补给的士兵从425万增至681万,粮饷遂成为极关键的大问题。 抗战之初,粮食问题尚不......
清代中后期,作为催科定章的自封投柜制在征收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州县的田赋征收普遍依赖各种代理人或中间机构,其中以书差包征最为......
“欺隐田粮”是《大清律例·户律·田宅》中的一条,是清政府用来制约应纳税户在缴纳田赋的过程中少纳或者不纳田粮行为的特定法规。......
缘由rn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田赋乃国税大宗.千百年来,因政权更迭,政治变迁,苍海桑田,地形互异,致鱼鳞图册多半无存,粮户黄册亦欠完备......
18世纪,山东绅民的抗粮行为常被清廷认为缘自其“民情”兼具“刚狠”和“晓文”的特质,而较少与官府失当联系在一起。嘉道年间,随......
四川凉山州会理是一个多民族县。在四川会理档案馆保存的大量晚清绅民互控档案中,众多反映因屯粮征收而引起纠纷的案例,向我们展示......
民国前期康区的产业形态主要是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比例较小。基于康区农、牧业的关系,田赋和牲税是康区赋税征收的大宗。民国前期......
清代清水江文书中的契约,不仅具有对私有财产协商解决机制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保障国家田赋征收的协商解决机制功能。清代天柱文书中......
本文通过论述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田赋征收的影响 ,揭示了安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前的内部危机。文章分四节 :一、太平天国战争对安......
田赋整理是1927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复兴农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其土地政策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而且大多侧重指谪田赋......
由史志与天柱民间文书比较分析,天柱实行屯田、民田、苗田三套不同田赋定制;自明起就在少数民族地区苗田采用以禾论稨(边)计税率的......
德里苏丹国时期的田赋制度和伊克塔制度黄思骏公元13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是穆斯林入主印度的时期,其中又可分德里苏丹国时期(公元1206—1526年)和莫卧......
在博物馆众多的文物珍品中, 农业税票是一类特殊的藏品,它既不以大的器形取胜,也没有惊艳的古朴之美, 很难让徜徉其中的观众投以更多关......
<正> 一、“计亩均输”官民田一则起科 江南是明朝的财赋基地。降至嘉靖年间,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官田,已被地方缙绅与豪强兼并......
20世纪30年代,江苏省江都县发生了一场以反抗政府清查土地为目的"清赋风潮",这是一场较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这一事件是在旧征收体......
本文的第一章南宋经界法新探、第二章明初鱼鳞图册编制考实已于上期刊出,这期发表的第三、四两章是本文的后半部分。......
<正> 一 明封建统治的腐朽、社会矛盾的激化 土地兼并的剧烈皇庄庄田的扩张 在明代前期封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封建社会的矛盾,也......
<正>在中国传统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时代,政府面对凶荒之年常对田赋实施蠲免与缓征,以减轻灾民赋税负担,保护其再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