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相关论文
共同犯罪首从认定的疑罪处理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清代监候待质制度主要解决的是共同犯罪事发在逃后现获人犯的定罪量刑问题。该......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一个有争议的罪名,在它产生之初就已经受到了刑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界和实务部门围......
自从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办理刑事案件的刑事诉讼,同时也就出现了刑事疑难案件(以下简称“疑案”)。在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中,疑案又称......
中纪委官网最近的一条讯息引人关注,2015年,广东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走强的同时,也为10766名受到错告、诬告的......
1981年末,一位中年妇女刑满释放,走出被囚禁了26年的牢狱铁门。她就是当年震惊全国的反特电影《徐秋影案件》中的“杀人主犯”邵玉魁......
我国刑法所独有之疑罪从无原则,来源于西方无罪推定原则,但也有区别。对于依据疑罪从无原则宣告被告人无罪后,受害人及第三人能否......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每天要经受呈几何级增加的各种资讯的轮番轰炸。信息爆炸带来的不仅仅是满足和见识,有......
重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对于公安机关在侦查办案中所进行的采证积证工作的要求愈发严格。如何提高办案质量,使案件证据......
摘 要 疑罪从无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基本的保障人权理念和司法观念。该原则的实施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所以......
“佘祥林杀妻案”引发我们对“民愤”问题的探究,过分强化民愤的存在对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具有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比“疑罪从......
刑事案件在事实认定上存在疑问且不能得到合理排除的构成疑罪.疑罪的证明责任由控诉机关承担,证据不足则指控之罪不成立.被控告人......
恩里科·菲利主张,在悬疑案件应保持司法存疑,法官应以"证据不足"方式做出介于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之间的"中间"判决.菲利的观......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的人權保障事業再次迎來新發展。從1991年國務院通過《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對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有關人權......
一、引论 最近,在全国上下一片打击腐败声中,不少贪官、赃官落入法网。这些贪官、赃官有的曾在历史上对这个地方或企业的发展有过......
刑事证明标准是多元化和体系化的。这种多元化和体系化决定了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证明程度的要求,应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派生出来的又一个原则。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认定被追诉的被告人有罪,又不能完全排......
中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处理疑罪案件的重要思想,具体体现为无罪推定观、慎杀观和罪疑惟轻观。无罪推定观以“明德”为前提,以教化民众......
目前我国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罪问题主要用刑事推定的办法,但刑事推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随意性和标准不一,容易出现错误认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原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内容作了修改增补,扩大了“不起诉”范围。和原......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在于证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刑事证据制度与无罪推定原则息息相关,要将无罪推定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
本文通过对改革后新的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在理论上庭审方式改革的合理性、进步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从而阐述了在执......
<正> 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实施是多种心理作用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司法官和诉讼参与人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
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11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
疑罪案件应否起诉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且不能回避的问题。1979年刑诉法对其未作规定,现行刑诉法虽作了规定,但不够明确和具体,致使学理界......
今年1月1日至4月10日,深圳市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治安高危人员排查清理百日行动”,效果显著,目前,已有8万余名治安高危人员离开了......
<正> 自古以来,刑事诉讼中对于疑罪的处理始终是一个难题。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采取“罪疑从轻、从赎”原则,资产阶级国家则多......
2007年,北京男子廖丹的妻子杜金领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在妻子无法取得医保待遇且自己下岗十多年毫无积蓄的情况下,为了给妻子做肾......
刑事案件在事实认定上存在疑问且不能得到合理排除的构成疑罪.疑罪的证明责任由控诉机关承担,证据不足则指控之罪不成立.被控告人......
穿过居民区的高压线会带来致病的电磁辐射吗?电磁辐射与健康的关系仍是疑云,当信息部分缺失时,公众只能凭"疑罪从有"解读。......
何为疑罪?简言之,就是“认定无据,否定无理”。日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三年前的案件做出终审判决。涉嫌因报复行凶,杀害一名12......
证明是中国古代诉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古代侦、控、审职能不分的体制下,证明主要是审判机关的职责,但是案件的原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