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情写物相关论文
[甲]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
当前学术界正在讨论唐诗繁荣的原因,如果对于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杜甫作些研究,找出杜甫成为“诗圣”的内因和外因,解剖一个麻雀,再......
<正> “滋味”是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曾经大量出现过的美学概念,许多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都曾不同程度地论及到“滋味”的问题,在......
<正> 齐梁时代,玄言诗、事类诗、永明诗风靡一时。针对这三种不良诗风,钟嵘(公元468——518年)提出了“滋味说”,作为诗歌的批评标......
【正】 钟嵘论诗,提倡“滋味”说。他认为诗歌应当有“滋味”,“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歌最高......
<正>魏晋六朝,是我国五言诗蓬勃发展的时代。在晋代曾盛行“玄言诗”,降及齐、梁,余风尚在。这时期,也正是“文学”摆脱汉代宫廷和......
<正> “赋、比、兴”是一个古老的美学研究课题,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赋比兴,历来为文论家所重视。两千多年前的《周礼·春官》中记......
通常,我们说某部电影有滋有味,某小说索然寡味,或者看某位画家的作品,也常以有味道或无味道评价一番.那么,“味”,是怎样由味觉移......
《古诗十九首》的创作,是诗人主观情感的真挚抒发,是真正的"缘情而发"的作品,其产生的原动力来自于诗人们对于生活的真实的体验。......
<正> 人们概括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结构,常一言以蔽之曰:情景交融。而我则认为,情景交融不过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理想范式。如果我......
盛唐人殷璠站在理论的前沿和高端,联系盛唐诗歌的实际创作成就,提出了兴象说,指出写物状景以取象,而作品所体现的艺术感染力还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