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卫星相关论文
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和福建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以纳卫星为搭载工具的在轨监控红萍生长和代谢过程的空间实验,进行我国空间生物学纳......
小卫星或纳卫星已经从实验性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而发展纳卫星星座监测空间非合作目标,已成为机动定轨领域的重要技术趋势之一.2012......
在轨服务是未来卫星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在轨软件重构和硬件重构技术是其主要核心技术。基于此,首先创新移植电磁原理和"笔帽式"锁紧......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6月27日报道,南非科技部表示,南非第1颗由私营企业设计并制造的纳卫星NSight-1成功从“国际空间站”释放进入地......
纳卫星运行于复杂空间热环境中,各种热量干扰、轨道外热流波动和舱内热源的散热都会影响整个星体的温度系统,因此制定合理的温度控......
随着微纳技术(MNT)及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朝着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费用低等方向发展。纳型/皮型卫星......
成功的那一刻,我有几秒的走神 9月20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团队自主设计的纳卫星“紫丁香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
针对采用星载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定位的LEO(Low Earth Orbiter)微纳卫星获得的位置速度数据不连续,而使用轨道动力学获得的连......
纳卫星的被动热控系统对卫星舱内的温度控制及其有效载荷的可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散热面与隔热层设计是被动热控设计的两大关键环节......
2008年4月28日,在印度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发射升空。10颗卫星包括印度的CARTOSAT-2A遥感卫星......
据美国universetoday网站报道,2010年11月19日米诺陶-4火箭成功将6颗卫星送入644km的轨道上。有效载荷来自NASA、军方以及高校。“......
据美国航天参考网报道,首颗美国陆军纳卫星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12月9日上午10点43分从卡纳维拉尔角40号发射台发射升空。这颗纳卫......
据美国NASA网站2012年12月24日消息,NASA将于2013年发射“手机纳卫星”(Phone—Sat)。PhoneSat引入高速计算芯片、大容量存储器和超小......
介绍了立方体纳卫星的发展概况;对"震动卫星"、Cute系列、"加拿大先进纳太空实验"卫星和Coral卫星平台等典型项目进行了分析,重点......
据塔斯社2017年7月24日报道,“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航天员将于8月17日将俄罗斯第1颗3D打印卫星托木斯克-TPU-120f放人太空.卫星于......
为了提高纳卫星星载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体积、质量及功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软硬件结合的低成本容错设计方法......
文章介绍了利用纳卫星搭载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概况,对Gene Sat-1、Pbarma Sat、和O/OREOS等空间生物立方星进行了分析,重点对......
俄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宣布,该大学计划于3月31日发射世界首颗外壳全由3D打印制造的立方体纳卫星CubeSat.立方体纳卫星是近年来迅猛发......
皮纳卫星是指质量为千克级、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为基础的小卫星。其中纳卫星一般指质量在10kg以下的小卫星,皮卫星一般是指1kg......
《SatMagazine》7月刊自从2010年以来,纳卫星和微卫星的发射数量以年均61%的速度增长,同期运营此类卫星的机构数量年增长率达到31%......
纳卫星等效空间热沉是一种适用于纳卫星热系统动态特性地面试验研究的空间环境模拟装置,详细阐述纳卫星等效空间热沉的工作原理,并......
在功能维持不变甚至更强的条件下,卫星体积、尺寸和质量不断减小,致使在卫星内部小空间内单位时间传输大量的热,因此常规的热控技......
美国陆军首颗纳卫星“太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作战纳卫星效果”(SMDC—ONE)完成任务后.于2011年1月13日在重返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焚毁......
本世纪初,由美国国防部、NASA和工业界投资,旨在验证一系列纳卫星(质量小于10kg)相关重大技术的“美国大学纳卫星计划”全面启动。该......
建立了球状纳卫星温度系统动态特性方程组,确定系统稳态温度值后搭建温度系统模型;设计合理的模糊逻辑控制器,与温度系统模型部分相结......
1 引言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的兴起给航天工程、航天技术领域带来机遇和挑战.首先带来的是各种航天设备、分系统和部件的微型......
据2006年3月29日报道,SpaceDev公司获得了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价值125万美元、初步设计1颗纳卫星的合同。该卫星又被称为“评估局部......
这几年,纳卫星和皮卫星的建造和发射服务业近乎繁荣。自从2000年1月26日一枚美国空军的“人牛怪”(Minotaur)火箭发射了包括9颗纳卫星......
国外把质量为1~10kg的卫星称为纳卫星(这并不确切,也许不用词头"纳",而用千克级表示,似比较科学,以下姑且用纳卫星一词).......
期刊
建立了球状纳卫星的基本热环境模型。提出基于PID主动热控制的温度控制策略。分别向控制对象系统中舱内仪器、辐射器以及外壳热负......
据最新消息:近日,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小卫星研制试验基地在我国北京航天城落成,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又上了一个新......
介绍了微机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空间应用的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空间微传感器、微执行器、RF-MEMS、MOEMS、微仪器和微/纳卫星的......
针对我国首个大气密度探测纳卫星高精度测轨应用需求,设计了重量约112g、有效反射面积大于1cm2、外形尺寸为Φ96mm×20mm的轻型八......
立方体卫星是由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种纳卫星标准。立方体卫星以其成本低和标准化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研究应用日......
□□纳卫星(NanoSat)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公司(Aerospace)于1993年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它带来了小卫星设计思想上......
<正>2017年2月15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搭载104颗卫星从萨提斯达瓦航天中心发射,将制图卫星-2D(CartoSat-2D)遥感卫星和......
轨道热环境分析对于纳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进行纳卫星轨道热环境分析的关键问题,通过详细的数学分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利用微卫星发射了一颗纳卫星。这标志着NASA不但成功发射了一颗拥有独立系统的卫星,且这颗卫星又成功进......
<正>立方体卫星(Cube Sat)自概念提出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早期的技术试验发展到如今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目前,每年发射的立方体......
近些年来,许多微米(质量在10~100kg范围内)和纳米(质量在1~10kg范围内)发射卫星的成功开发、研制和发射都证实了微纳卫星技术的发......
<正>随着微型器件与部件、一体化多功能结构、空间即插即用、集成化综合电子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微小卫星上的大量应用,给微小卫星......
通过对卫星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分析,指出随着卫星应用的普及,微小卫星的产业环境和市场定位将发生变化,从小众市场转向大众市场,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