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器相关论文
目的调查分析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在国内应用推广缓慢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医师认同S-ICD......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1月1日至12月1......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 ICD)临床应用以来 ,有越来越多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从 ICD治疗获益 ,对使用ICD患者的护理 ,护士的指导和......
目的:对器质性心脏病的恶性心律失常,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重要治疗手段,作者报道6例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病例。方......
目的分析儿童埋藏式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植入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
目的探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加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经静脉植入型除颤导线(Riata,美国雅培公司)的长期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目的分析中国人应用可穿戴式除颤器(WCD)的临床特点和随访资料,了解WCD在中国应用的初步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观察性研究,国内......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心室起搏比例变化,评估高起搏比例预测因子及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术后的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风险及预测因素与普通心律转复除颤器不同,本研究拟探......
心脏性猝死(SCD)是目前国内外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如何准确筛查SCD高危患者从而有的放矢地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至关重要,而术......
目的回顾性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不恰当放电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ICD/CRT-D不恰当放电......
期刊
目的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慢频率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发生率,并探讨ICD程控策略。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浙江绿......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家庭监测系统了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治疗发放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国内Brugada综合征患者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7......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国内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ICD恰当治疗及不恰当治......
背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心脏骤停(SCA)幸存者中的应用已得到公认,但在合并高危因素的无SCA患者中的应用仍需深入探讨。基本原......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各参数和首次植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早期事件次数及治疗次数的关系,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目的观察家庭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中的应用,评价数据传输成功率,并监测异常事件和起搏参数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入......
目的观察长期置入起搏/除颤导线相关的慢性病理学改变。方法本研究共包括3部分,第一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8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
目的 探讨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改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患者预后的确切疗效,评价ICD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优劣和ICD......
患者,女,42岁,因“活动后气急、乏力4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前在多家医院正规药物治疗。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mm,左......
自1958年第1台永久起搏器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治疗的适应证也从最初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目前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冉同步治疗(CRT)是最近10余年心力衰竭治疗的最大进展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植入并因此......
报告1例心脏静脉异常而成功行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术。...
目的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AS)的即刻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1例ICD术后发生VAS患者,回......
室颤发生时,由于心脏的电活动紊乱,丧失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循环停止,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伤危害生命。除颤器释......
1/4~1/3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存在心室内传导功能紊乱,表现为QRS间期延长,其中左束支传导阻滞最常见.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肌收缩......
目的 评价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功能起搏器(CRT-D)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11例患者纳入研......
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以在体内放电终止致死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有假说认为如果没有ICD适时放电,时间过长的室性心动过......
患者男性,41岁,无诱因胸痛气短1周,于外院就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室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6.5 cm,射血分数26......
自从1992年首次报道Brugada综合征以来,对本征的诊治有了很大的进展[1].许多Brugada综合征患者静态心电图可表现正常,钠通道阻滞剂......
心脏性猝死(SCD)愈发成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预防SCD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应用的ICD分为经......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反复心悸、晕厥"就诊,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管消融后形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再次出现心悸,拟植入全......
目的 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及心性猝死(SCD)的预测价值,探索时域法MTWA检测的正、异常值范围.方法 ......
1998年7月20日我院收治1例经静脉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安装7个月之内电击达87次,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6岁,因阵发......
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病人等一些特殊人群,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在内镜检查中会出现一些风险,或药物影响胎儿的发育.本文就这些......
近年来,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日益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医疗机构在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各临床科室的病房管理......
心脏性猝死(SCD)是因心脏性原因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 h内出现的意识丧失与死亡,是"自然的"、"骤然发生的"、"快速的"和"不能预期的".......
目的:基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ICD一级预防首次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