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绝热加热相关论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持续性高温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经济以及公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加强持续性高温事件的延伸期预报对于气象防灾减灾......
双眼墙结构是成熟的强热带气旋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本文选取2013年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海燕”作为研究个例,通过WRF数值模拟试验......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是热带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大气信号,其活动及异常对热带地区乃至全球的天气和气候异常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1......
利用2008?2018年逐小时自动站资料、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FNL资料,统计黄、渤海7级及以上气旋大风过程,围绕气旋加深率和气......
采用ERA-Interim、JRA-55和MERRA-2三套再分析资料,首先分别对臭氧损耗期(1980-2000年)和恢复期(2001-2018年)冬季各月平流层温度......
季风涡旋作为环境背景场有利于热带气旋的(TC)生成,同时二者之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会导致TC路径的北折,从而引起台风路径预报的误差......
在台风移动的非引导效应的理论框架下,利用位势涡度趋势诊断方法(简称PVT诊断方法)可以计算非绝热加热等多种物理过程对台风移动的......
青藏高原地形高耸、面积广大,其热力强迫在亚洲的天气和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青藏高原是全球中......
云南大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侧横断山南段的非绝热加热敏感区和季风水汽输送通道的关键区,高原及周边地区对大气的各种热力和动力效应......
本研究发现在夏季风季,存在从阿拉伯半岛北部和里海至印支恒河平原的一个波列,该波列进一步沿喜马拉雅山麓伸展到青藏高原东部.利......
从过去几年的统计来看,我国24小时的天气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已达到83%,但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只有19%。主要原因是强暴雨常与中-β尺度天......
利用1948-2003年NCEP逐日再分析数据及2003年6-7月3-6小时实际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正涡度源的形成机制、正涡度的向东......
本文首先较为全面的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热带气旋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和内部动力学特征。 采用WRY 数......
采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根据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研究2005年6月华南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位置变动特征及其......
利用三维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了干湿大气条件中纬度典型斜压波及其锋面系统的生成与演变过程,重点讨论地表拖曳对干、湿大......
极地气候变化研究,特别是极地在气候变化中作用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国际重要的研究领域,是2007~2008年开展的"国际气候年"的核心研......
利用动力学分析中的相平面方法,由z坐标系下的非绝热大气运动方程组导出了与非线性惯性重力内波有关的KdV方程,然后利用直接积分法......
利用NCEP 1°×1°的每6 h的再分析资料和计算的几个物理参数对2004年7月黄淮最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
2020年11月18日,我国南京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增温异常,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11月16日至20日ERA5逐小时1000 hPa至300 hPa的散度、位势......
选用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1年7月25日-8月3日的一次东北亚阻塞高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数值对......
根据一个诊断极区平流层温度变化的近似方程及其滑动累加计算方案,采用19802000年的MERRA-2再分析日资料计算了北半球极区低平流层......
在这研究,热带气旋(TC ) 的依赖父母旋涡的内部核心的结构上的开发用一双理想化的数字模拟被检验。内部核心的相对涡度的光线的侧面......
利用1°×1°经纬度的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1 h降水和卫星黑体辐射亮度温度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5~8日引发福建北部大......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有着显著的南、北空间差异,本文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设计了增加高原南、北冬、春积雪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
通过求解赤道β平面上的线性运动方程,研究了热带大气对主要由海洋热状况异常导致的大气非绝热加热的响应,并探讨了该过程与ENSO循......
利用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夏过渡季节青减高原非绝热加热和大气环流季节变化以及亚洲季风爆发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渡季......
运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理论, 研究了空间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对2003年7月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副热带地......
基于从三维埃尔特尔位涡(PVe)方程推导出的垂直涡度的拉格朗日变化方程, 从位涡和非绝热加热(PV-Q)的观点研究涡旋的发展和移动, 阐明......
东亚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特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CRU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对东......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的OLR资料及CMAP降水资料,研究了1979--2008年历年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的特征,发现......
利用1958--2001年ERA40逐日大气再分析资料,使用热力学方程剩余项法计算和对比分析了全球大气季节平均非绝热加热和瞬变加热的四季......
气候统计和诊断分析常用到NCEP-1、NCEP-2和ERA-40再分析资料。其中的加热资料为C类资料,对其使用常常存疑。对上述3类资料中的垂直......
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讨论了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特征及其与非绝热加......
大气热力状态的非均匀分布及其与动力场的相互作用激发大气动力场发生变化,其事实已被许多数值模拟证实。散度作为度量大气运动辐......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对2008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活动具有初台登陆早、秋台集中、登陆热带气......
采用滞弹性近似下的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组,讨论了中尺度对称扰动的动力稳定性,得到其绝热情况下对称不稳定的判据条件.研究结果表......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2008年6月20-21日江淮一次β中尺度切变线、低涡降水过程。分析发现:低层大尺度的0.5×10 -6m2·......
在这份报纸,包括潮湿 forcings 的连续性和热力学的方程被导出。用这二个方程和本地笛卡儿的坐标的基本动量方程,概括潮湿的潜在的涡......
利用站点降水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针对华南地区5—8月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了低频异常非绝热加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低频大气环......
利用了ERA-interim 1000~100hPa1°×1°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30日-7月6日一次江淮梅雨天气过程,以及江淮切变线附近的非......
采用ERA-Interim、MERRA-2、JRA-55再分析资料以及CMAM模式资料,根据极区平流层温度、臭氧变化方程,分析了北极平流层各月温度和臭......
<正>1高温实况昆山今年高温日数(≧35℃)共达33天,超过37℃以上高温天数为18天。7月份高温日数为22天,其中7月12~29日出现长达18天......
本文利用1981—2016年6—7月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数据集(V3.0)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