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普遍认为产业区或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主流模式与基本趋势,然而如何清晰判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是否构成创意产业区或集群,该过程又受什么因素影响.梳理相关理论采用文化创意企业的ArcGIS 空间分析(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研究宁波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2008、2013 年的空间群集特征、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宁波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态势从中等水平发展为高水平,即根据Z 值置信度(critical-value)为99%的情况下P 值得分显示在聚类模式表现为由2008 年的中等显著性(P=0.0235)水平转变为2013 年的高显著性水平(P=0.0519);(2)宁波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由中心线(海曙区和江东区的东交界处)为核心向四周扩张,且离中心线越近其集聚程度越高,但其集聚地仍未跳出传统的商务中心;(3)宁波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东—东南轴为发展方向,中心、南方向为2008-2013 年主要发展方向,但其中、东、南方向(海曙区、江东区、鄞州区)的发展最为显著,相较西和北方向(江北区和镇海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薄弱;(4)政策、市场、基础设施、人才驱动因子,包括宁波市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成立、宁波市民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渴求度增加、宁波市南部商务区和地铁线路打造、宁波市千人“乔布斯”式创新人才培养是其主要典型驱动因子,在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其中根据2008 年和2013 年的宁波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分析,相较于政策和人才因素市场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新建跟改造在宁波市中心城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表现的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