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冀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抽样调查,准确捕捉其不良生活方式的信息,并通过对其行为、生活方式和健康关系的深入分析,为各级教育部门制订干预措施和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调研对象为分层随机抽样的12所中学、7~12年级的2050名青少年学生。有效被试共计1937名,其中男生889人、女生1048人。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等。数据输入和统计检验运用SPSSl1.O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研究结果:1)青少年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长(52.4%),睡眠时间不足(60.7%),运动不足(79.7%),没能养成锻炼习惯(83.8%)。2)青少年学生饮食习惯不良现象比较严重,有50.8%的青少年学生早餐不规律,有偏食和零食习惯的超过三成;3)青少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呈现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特征,其不良行为习惯按严重程度依次是:缺乏交流(83.7%)、网玩行为(67.7%)、使用手机(67.2%)、视听时间过长(43.6%)、早恋(28.9%)、滥用药物(27.3%)、出入娱乐场所(23.3%)、熬夜(11.3%)、赌博(6.4%)、烟草依赖(2.5%)、酒精依赖(2.1%)、吸毒(1.7%)。4)有88.6%的青少年学生情绪状态不良,有75.o%的青少年学生健康感较差,有66.6%的青少年学生对自身状态评价较低。各种迹象表明,它与青少年学生生活行为和习惯的不健康或不足不无关系。研究结论:1)青少年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睡眠不足,严重缺乏体育锻炼;青少年学生饮食不规律,偏吃、吃零食问题严重,喜吃洋快餐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青少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比较严重,缺乏沟通交流、网玩成瘾、不恰当使用手机等问题突出;青少年学生情绪状态不良,健康感较差;导致青少年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原因既有认知上的偏差,有教育方面的不力,也有综合因素的作用。2)对策:青少年学生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复杂的社会、教育、心理、个人和环境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可以也可能通过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引导和生活引领作用,以其合力来内化青少年学生良好生活方式养成从知到行的实质性转变。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氛围,以健康体育的实施为平台,构建"运动生活方式",这是改变青少年学生不良生活方式最有效的良药之一。实施校内外一体化的生活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