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刻板印象来自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域群体的心理差异而形成的对另一地域群体的印象。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状况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认知如何,研究者并未对此予以重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相互认知都是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而文化符号则代表着来自不同地域群体的文化特点。本研究拟从文化符号着手,采用Greenwald(1998)经典内隐联结测验范式IAT,选取汉族大学生为被试,初步考察汉族大学生对藏族人的地域刻板印象。结果发现:在代表地域文化表征的知觉符号的启动下,汉族学生倾向于把汉族知觉符号与积极词汇相联系,将藏族知觉符号与消极词汇相联系;在代表地域文化内涵的概念符号的启动下,汉族学生也是倾向于把汉族概念符号与积极词汇相联系,把藏族概念符号与消极词汇相联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概念符号的启动和知觉符号启动之间并没有交互作用,这说明,不同文化符号对地域刻板印象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汉族学生对藏族学生的认知存在偏差;相对于对汉族学生的积极评价,汉族学生倾向于对藏族学生予以消极评价,并且评价不受文化符号类别的影响。这一结果证实了汉族人对藏族学生的认知存在着消极的地域刻板印象。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族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进而有助于汉族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民族教育工作,使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人文性,更好地促进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