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激活的海马ASCT2通过调节D-经氨酸参与抑郁样行为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国际精神疾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也是导致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D-丝氨酸作为一种谷氨酸受体的共激动剂,其抗抑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它的作用机制却不清楚.方法:ASCT2是一种Na+依赖的D-丝氨酸受体转运体.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动物应激模型.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小鼠经历社会挫败应激之后,海马的D-丝氨酸水平升高,而ASCT2水平降低.RNA干扰降低海马ASCT2水平或者给予外源性D-丝氨酸可以减轻由于慢性社会挫败应激导致的社会回避行为以及行为绝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ASCT2的上调是受其启动子区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的,而其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水平没有参与这一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二者在形态上的共存关系,ASCT2对D-丝氨酸的再摄取也被体内及体外的实验的结果所证实.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社会挫败应激之后,表观遗传激活的海马ASCT2上调导致D-丝氨酸水平的下调,继而引起社会回避行为以及行为绝望.结论:目前调节D-丝氨酸水平被认为是治疗NMDA受体功能异常的可能的策略之一,因而抑制D-丝氨酸的再摄取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药物相关的情境关联性记忆是导致药物成瘾及长期戒断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海马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及可塑性改变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认为,甲基苯丙胺通过多巴胺(DA)系统而间接影响谷氨酸能神经传递,是否还有其他机制参与?本研究在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发现,甲基苯丙胺不依赖于DA系统而提高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及突触前谷氨酸释放,提示甲基苯丙胺可能存在其他机制而调节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在海马脑片的研
目的:旨在发现用于治疗物质依赖所致的心理渴求及戒断后复发的一类新药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物质成瘾精神依赖条件位置偏爱实验,建立物质依赖形成、戒断、复吸、戒断后潜伏心理渴求大鼠实验模型以及大鼠敏化模型,探讨伊马替尼及其衍生物如甲磺酸伊马替尼等药物对物质依赖形成及戒断后不同阶段心理渴求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神经核团微注射、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双标定位等方法确定其神经解剖机制及作用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测了去氢厄弗酚对急性α-PVP注射所致的小鼠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效果及影响.方法:使用传统的小鼠攻击性行为模型,小鼠急性腹腔注射α-PVP(1,3,10mg/kg/次),导致小鼠攻击性行为增加,建立小鼠攻击性行为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予以提前灌胃去氢厄弗酚(2.5,5,10,20 mg/kg/次),30分钟后观察小鼠攻击性行为改善情况.结果:(1)急性α-PVP注射所致的小鼠攻击性行
During development of mammalian animal,dopamine neurons in midbrain form mesostriatal,mesocortical and mesolimbic projections,which are relative with motor control,mood and reward respectively.Among t
目的:探究苔黑酚葡萄糖苷对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苔黑酚葡萄糖苷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影响,并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观察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小鼠基本活动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显著性增加甲基苯丙胺小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时间,且对小鼠自发活动无影响。神经递
目的:研究新化合物Juncuenin H(JH)的抗焦虑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定量质谱测定口服JH后小鼠海马和皮层的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口服JH后小鼠皮层5-HT、3-甲氧酪胺(3-MT)、5-羟吲哚乙酸(5-HIA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水平显著下降;海马HVA和5-HIA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Juncue
目的:研究捕食者气味(TMT)暴露后皮层和海马的神经递质含量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小鼠分别在急性暴露TMT和重复暴露TMT后进行了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以测试是否表现出抑郁样行为。为了研究暴露TMT后药效的持久性,在重复暴露TMT后数天内多次进行悬尾实验。并且,为了研究暴露TMT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可逆转性,分别对小鼠腹腔注射了氟西汀和吗氯贝胺。此外,还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暴
目的:在预实验中,我们按照已有文献的报道,在甲基苯丙胺戒断后第五天进行行为学实验,未发现应有的显著性致焦虑效果,因此我们猜测甲基苯丙胺戒断导致的致焦虑效果与戒断时间有关.同时有研究表明,右旋甲基苯丙胺(d-METH)和左旋甲基苯丙胺(1-METH)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我们还猜测甲基苯丙胺的旋光性也能够影响甲基苯丙胺导致的焦虑样行为变化.为了证实以上猜想,本实验从戒断时间和旋光性入手,探
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和α-吡咯戊酮(α-PVP)同属苯丙胺衍生物,本实验通过用不同剂量的METH和α-PVP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后,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探究METH和α-PVP对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与剂量的关系,同时探究METH和α-PVP对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之间的差异.方法:实验动物选用6周龄的雄性ICR小鼠.实验药品选用METH和α-PVP,各自分别以0.05/0.1/0.2 mg/
Synaptic vesicle exocytosis-based neurotransmission and the subsequent membrane retrieval through endocytosis are crucial for the efficient neural communications and normal brain function.The tight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