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S对黄海胆的毒性及甲基化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FOS水体暴露对黄海胆(Glyptocidaris crenularis)的毒性效应,及甲基化效应在毒性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PFOS暴露浓度设置为高(1 mg/L)、中(0.1 mg/L)、低(0.01 mg/L)三个浓度组,并设置对照组.黄海胆连续暴露21天,之后置于清水中恢复7天.分别于暴露后1、3、5、7、14、21和28天测定黄海胆体内S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于暴露后7、14、21和28天采用MSAP方法测定黄海胆性腺中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结果]PFOS暴露导致海胆棘脱落.随着恢复期的延长,海胆棘脱落现象减轻.海胆运动能力和摄食能力的变化与上述现象一致.SOD在暴露第1天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暴露剂量增加SOD诱导活性增强.之后有些波动,但是随暴露时间延长,SOD活性逐渐降低,可能反映出PFOS连续暴露的毒性.经过7天的恢复期,SOD活性有所恢复.CAT在暴露第1天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暴露剂量增加CAT活性渐低.之后,CAT活性逐渐被诱导,但滞后于SOD.DNA甲基多态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暴露时间延长,DNA甲基多态性升高,更多的CpG位点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变化.经过恢复期,DNA甲基多态性有所回落.表明在暴露剂量范围内,海胆DNA甲基多态性就有一定的可塑性.大体上,DNA甲基化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随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增加,DNA甲基化程度升高.经恢复后,DNA甲基化水平有所回落.DNA去甲基化现象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第14天,DNA去甲基化随暴露剂量增加在降低.可能表明海胆的自我保护机制正在抵御PFOS暴露产生的毒性效应.而第21天,DNA去甲基化随暴露剂量增加在增加.可能反映海胆的自我保护机制难以抵御PFOS暴露产生的毒性效应,产生DNA去甲基化现象增加.总体上讲,海胆DNA甲基化效应高于DNA去甲基化效应,表明在本研究的暴露剂量下,DNA甲基化效应为主导效应.[结论]PFOS持续暴露导致黄海胆出现棘脱落现象,同时运动能力和摄食能力受到抑制.经恢复期后,上述现象有所缓解.SOD和CAT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和暴露剂量发生波动,但都在恢复期过后有所恢复.PFOS持续暴露导致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都有所增加,但甲基化效应占主导.表明海胆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机制,可以抵御PFOS暴露产生的毒性效应而存活下来.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观察到苯接触工人的精子数量下降,异常形态精子比例增加,精子DNA损伤,非整倍体和染色体结构畸变精子的比率增加等现象.毒理学研究也显示,亚慢性苯吸入
会议
  [目的]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全民健康的巨大威胁.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能与糖尿病、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会议
  多环芳烃是最常见的环境、职业、生活污染物,其致癌性已得到公认,但近年来通过我们和其他学者的观察观察研究,发现多环芳烃具有神经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暴露于多环芳烃的
会议
  [目的]分析蜂蛰伤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2009~2013年收治的926例蜂蛰伤病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点、
会议
  [目的]探讨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致肝细胞毒作用机制,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为饮用水有机污染物暴露致肝损伤的早期干预及预防控制提供线索.[方法]依据参考文献及预实验结果,设5
会议
  [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雾霾天气发生时,空气中PM2.5浓度上升与哮喘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增加呈正相关,PM2.5能够加重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炎症反应.本研究将探讨PM2.5暴露对哮
会议
  [目的]三唑酮(Triadimefon)属于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广谱杀菌剂之一,对水生生物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尽管三唑酮的急性毒性较低,但稳定性强,易吸附,在
会议
  近年来,大量中药毒性成分的发现对其整体药性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见解。然而,中药是以饮片为单位进行使用的,它们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炮制及组方。而仅仅以其中的毒性成
会议
  [目的]本研究应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探讨百草枯(PQ)致神经细胞miR-17-5p的改变机制,探讨PQ对神经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DNA甲基化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