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噻唑衍生物的荧光性能调控与荧光传感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并噻唑衍生物是一类荧光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好的荧光化合物,近年来在发光材料和荧光探针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这类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一般处于400-600 nm,因此合成能发射大于600 nm近红外荧光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将无疑拓展其应用。我们通过设计合成系列共轭结构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将其荧光发射波长红移至近红外区,并据此发展了近红外荧光探针,应用于荧光传感和生物成像。
其他文献
  进年来,发光金属-有机框架(MOFs)以其结构可调性和在发光二极管、生物成像及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长余辉MOFs的报道还很罕见.我们报
  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与人体衰退有关的疾病都和体内氧化应激过大有关,当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高活性分子在体内堆积时,就会引起氧化还
  合成了系列YAG:Ce3+,Yb3+粉末材料。由于该类材料能够把太阳近紫外和蓝绿光谱有效的转化成10000 nm的近红外发射,这恰恰和c-Si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峰值匹配,因此人们预计该类
  长时间饮用含有高浓度铜(Ⅱ)离子的水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1],饮用水标准中铜(Ⅱ)离子最大浓度为1.3 ppm(20 μM)[2].本论文制备了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铜(
  我们利用含有8-羟基喹啉(MQ)配体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P(NIPAm-co-MQ)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出了发光波长在520 nm,尺寸在2nm左右的温敏性银纳米团簇。其荧光来源
  基于静电作用,将带有相反电荷的铜酞菁与LDH 纳米片直接共组装获得层状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IR、UV-vis等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与形貌表征。研究表明铜酞菁分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以其较长的发光寿命以及较高的量子效率等特点在传感、生物成像、照明与显示等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2]。我们开发了一种简便、普适、低成本的合成
  碳点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性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利用“牺牲模板法”制备出不同带隙的碳点光子晶体。并研究了不同带隙碳点光子晶体的特殊光学性能。考察
  本文选择蒽作为乳胶粒子的荧光探针,蒽在365nm紫外光下会发出蓝色荧光,因此只要通过观察乳液在365nm下的颜色就可以判断乳液中是否有蒽的存在。首先,采用活性聚合技术制备了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广义梯度(GGA)法对吸附在MgO(001)表面的Aun纳米团簇结构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吸附使Au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