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福建红树林环境样品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及发现合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新菌源。方法 采用6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30份来自福建三个红树林保护区样品中的放线菌。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放线菌进行初步分类鉴别、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及基于PCR的烯二炔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筛选。结果 共分离到1200株放线菌,从中挑选到318株代表性放线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它们分别属于放线菌4个
【机 构】
: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出 处】
:
第八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福建红树林环境样品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及发现合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新菌源。方法 采用6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30份来自福建三个红树林保护区样品中的放线菌。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放线菌进行初步分类鉴别、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及基于PCR的烯二炔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筛选。结果 共分离到1200株放线菌,从中挑选到318株代表性放线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它们分别属于放线菌4个科7个属,并存在数个潜在新种。其中有23%的菌株含有烯二炔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片段。结论 福建红树林环境蕴含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并具有产生烯二炔类抗生素的潜能。
其他文献
丁酸是结肠细胞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是快速分化细胞的能量源.人类肠道产丁酸菌已被证实对人类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从健康女性粪便中筛选出一株丁酸梭菌TK520.并对其对其的产酸能力进行了测定,并与几种商品化的丁酸梭菌进行了对比.气相检测结果显示,丁酸梭菌TK520的产丁酸和乙酸能力均优于已有的丁酸梭菌产品.丁酸梭菌TK520基因组中含有多种蛋白酶基因及耐氧基因,该菌株在对蛋白质的分解和耐氧
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水体中蓝藻的过度繁殖导致水华现象频繁爆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蓝藻水华所带来的最主要危害之一是某些蓝藻细胞产生并向水体中释放不同类型的藻毒素,其中由微囊藻(microcystis)、鱼腥藻(anabaena)、束丝藻(aphanizomenon)、颤藻(oscillatoria)、念珠藻(nostoc)等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肠道腺病毒是一种能引起播散性腹泻的病毒,幼儿特别容易感染,病原通常是F组腺病毒Adv40,Adv41.已报道检测肠道腺病毒的方法有直接免疫荧光法、PCR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技术及其组合检测等,但需要特别设备、昂贵血清及繁琐技术等的支持.因此,建立快速、简单、经济的检测腺病毒方法,不仅有利于临床观察,也有助于监测腺病毒的地区性流行情况.
萘是一种双环多环芳烃,其潜在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萘在环境中的累积会对人体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目前,石油化工生产已经导致了土壤中萘的污染.微生物降解法由于其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可作为消除萘污染的有效方法.从上海金山石化区十个点采集土样,共筛选到一百多株具有耐受萘能力的菌株.发现其中能够耐受萘的菌株数目可分为2个梯度:第一梯度的降解萘的菌株数目为:3×104~6.3×106CFU/g,
化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盐渍化加剧和农作物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本研究从植物根际筛选得到一株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并改善土壤环境的菌株S3-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通过发酵技术将其与
新疆沙漠干燥炎热极端环境耐热和耐辐射菌微生物资源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无菌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北纬24°50 ′11”,东经90°12′30”,海拔440米)土壤,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培养,定向筛选耐高温和耐紫外线菌株并纯化,并通过测定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结合系统发育研究对分离得到的纯菌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实验共分离得到9株菌,相互间相似
对一片连续多年生野生甘蔗割手密的根际微生物进行研究,从其根部及根际土壤中分离到86株根际细菌菌株,通过无机磷细菌培养基(PKO培养基)固体平板初筛和液体摇瓶复筛,筛选得到20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菌株在PKO培养液中培养5d的发酵液中有效磷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菌株的溶磷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菌株发酵液中有效磷的含量达到250 μg/mL以上.通过盆栽试验测定20株解磷菌对玉米苗
从海南文昌东郊椰林海域采集得到海绵样品,对其进行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得到57株放线菌,对57株菌株发酵产物做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分析,筛选到一株代谢产物多样且丰富的菌株HNM0039,对该菌株进行大量发酵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获得了一个主产物替达霉素类化合物,通过多相分类分析对HNM0039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鉴定,确定HNM0039菌株为链霉菌属放线菌新种。
为探究一株从河西走廊盐碱土中分离的产几丁质酶放线菌菌株DJ03208的分类地位及其产酶条件优化.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菌株DJ03207初步鉴定为波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bobili);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发酵时间为5d酶活力达到最高峰;初始pH值为11时,酶活力最大为15.427 U/m
目前,流感病毒的防治主要依赖于疫苗和药物.由于流感病毒自身的重组变异和抗原漂移能力,加上病毒耐药株的出现,使得目前的疫苗和药物很难应对流感病毒的爆发.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药物靶标或新型抗流感药物.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种类复杂多样、易于培养、可重复利用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寻找新型抗流感病毒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本研究利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药学微生物资源子平台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采用含有g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