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同时,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急需改变,初中信息技术已有的教学理论在课堂实施中已出现明显不足,为了弥补不足,为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寻找一种手段转化为易于被传递、理解及创新的视觉图像,实现高效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成为了迫切要求,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将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更加深知当前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与可行性。“可视化”一词,是最近几年炙手可热的词汇,本研究考虑将可视化与教学方式相结合,提出了“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综合利用可视化工具进行可视化教学”的观点,并尝试进行了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应用,力求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需求,实现可视化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指导,实现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及问题解决能力的目标,改善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本研究第1章先对当前教学的背景做了分析,总结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进行文献调研,对可视化教学在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研究方面做了介绍,找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根据知识类型选用可视化工具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可视化教学的观点。第2章对“可视化”、“可视化教学”“初中信息技术可视化教学”等相关概念和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各种常用可视化工具的性能。第3章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初中信息技术可视化教学的现状,并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和原因。第4章根据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性质,提出可视化教学遵循的原则,并整理了可视化教学的一般思路即分析知识类型、选用可视化工具、视觉表征的设计与制作,最终在此基础上实现初中信息技术可视化教学的理论设计。第5章根据可视化教学的理论设计,进行实验的应用,并进行应用效果的验证,利用调查问卷和成绩检测,访谈学生的方法,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效果。第6章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今后可以形成方便可行的可视化教学资源,使一线教师直接使用,而不用浪费时间进行视觉表征的设计与制作。整个研究的结论是初中信息技术可视化教学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作用,可视化教学在短期内对于学生的信息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信息意识以及信息安全方面见效甚微;可以加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可视化教学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其效果在短期内是非常微乎其微的。最终,本研究得出结论,可视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可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