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OH)2D3对脂肪细胞脂代谢及脂滴融合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s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1,25(OH)2D3对肥大模型的3T3-L1脂肪细胞的脂代谢和脂滴融合的影响。方法用"鸡尾酒法"对正常培养的3T3-L1细胞进行成脂诱导分化,8天后分别用100、300、600、900μM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进行24小时造模干预,并设对照组,检测MTT和TG含量,筛选最佳造模浓度。在模型基础上分别用1、10、100nM的1,25(OH)2D3进行干预,并设对照组和模型组,24h后检测各组细胞TG含量并对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用Image-pro plus 6.0计算脂滴(LD)数量和平均直径,同时采用RT-q PCR法对细胞脂滴代谢相关基因(PPAR-α、PPAR-γ、CIDE-a、CIDE-c、ATGL和GPAT3 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300μM棕榈酸为最佳肥大模型造模浓度。10和100nM 1,25(OH)2D3组显著降低了胞内脂滴的平均直径,增加了脂滴数量,上调了PPAR-α和ATGL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了CIDE-a、CIDE-c和GPAT3 m RNA的表达。而1nM浓度的1,25(OH)2D3在24 h干预后,没有明显改变胞内脂滴的含量和形态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 10和100 nM浓度的1,25(OH)2D3可减小脂滴体积,抑制脂滴融合,有利于脂滴分解代谢,起到缓解棕榈酸造成的分化后的3T3-L1细胞肥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地提高,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文明问题不容小觑,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离不开美好的自然环境。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
小学科学是训练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了解许多自然现象,更加亲近大自然,另外,它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
本文就班级角色游戏中的一些实例探讨了中班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管理意识可以从问题切入,找准自主与规则间的"链接点";可以以幼儿为本,寻求自主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可以
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是模式识别中一种经典的非参数统计方法,由于其简单、直观、有效等特点,被认为数据挖掘十大算法之一。然而近邻分类性能易受近邻参数选择敏感、简单最大投票分类决策原则等问题的影响,其分类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近邻的局部均值和近邻表示应用于近邻分类,较好地提高了近邻识别性能。本文针对K近邻分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近邻的局部均值和表示,研究了K
目的 评价凝血酶原时间(PT)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 423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集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PT、凝血酶原百分活动度(PTA)及国际标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实体瘤化疗后真菌感染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0例恶性实体瘤化疗后真菌感染患者,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常规强化治疗17例。按
为解决转基因小麦中bar基因检测假阳性率偏高的问题,采用不同环境下PCR检测、叶片Basta涂抹检测和转基因试纸检测3种方法对转bar基因小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无菌环境下
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现场学习力"重在"基于现场,反哺实践",让课程成为"学生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现场"、"同伴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现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现场"
为了用叠氮化钠(NaN3)构建一个小麦突变体库,分别用浓度为0、5、10、15、20 mmol·L-1的NaN3处理普通小麦陕农33的种子,检测了各处理发芽指标和田间M1群体的生理及形态特征。
背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组破坏性和致残性的神经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起病年龄越小遗传风险越高,症状越不典型,认知障碍越严重,治疗效果及预后越差。通常年龄小于及等于13岁的患者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14岁至18岁患者称为少年精神分裂症,有学者将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到目前为止,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