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汉益沅地区的丧俗美术是以“礼”为核心,以“孝”为出发点的。在这些基础之上又融入了当地民间信仰以及大量佛道思想内涵,使该地区丧俗美术呈现出混杂的面貌,在这种影响下,汉益沅地区丧葬仪式形成了以佛道“道场”为中心的局面。
【机 构】
: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出 处】
:
2017年度研究生农业文化遗产与民俗论坛暨农业文化遗产学与民俗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益沅地区的丧俗美术是以“礼”为核心,以“孝”为出发点的。在这些基础之上又融入了当地民间信仰以及大量佛道思想内涵,使该地区丧俗美术呈现出混杂的面貌,在这种影响下,汉益沅地区丧葬仪式形成了以佛道“道场”为中心的局面。
其他文献
在优良的稻作条件下孕育出来的安仁元宵米塑,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制品,它在民俗节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安仁元宵米塑在传承过程中,从最初的祭祀、祈愿到后来侧重美食、观赏价值,其制作技艺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塑造的形象也更加丰富多元.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何陆生的制作技艺为例,对安仁元宵米塑的制作技艺加以梳理,并对米塑形象的民俗寓意和工艺内涵进行初步探讨.
灵星祭祀是日月星辰等自然神灵信仰的一种,是西汉以来与先农、社稷等并列的农业祭祀之一,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农业社会极受重视,并作为一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官方祀典长期延续.毋庸置疑,灵星祠祀是中国祠祀文化和农业文明研究的题中之义.但目前学界关注焦点主要针对先农与社稷,对于位列农神祭祀之一的灵星祭祀鲜有关注,仅有数篇专题性论文曾作探讨.仅见的灵星祭祀研究,主要是对灵星祭祀与雩礼、先农祭祀之间的关系,先秦两汉时
中国是一个民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几年对于民俗资源的开发越来越盛行.商业化的语境下,在开发和利用民俗资源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官”“民”关系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本文以川陕界临地区烟霞山覃大仙信仰的开发为例,揭示地方性民俗资源开发中“官”“民”关系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本文以青海玉树地区的嘉那嘛呢石为研究内容,以历史渊源与宗教内涵为切入点,探讨作为重要文化象征的嘉那嘛呢石在当地发挥的社会统合功能.此外,嘉那嘛呢石作为一种起源古老的宗教习俗,在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于藏传佛教文本史料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具体分析了藏传佛教的涵化对于以嘉那嘛呢为典型代表的藏区习俗表现与文化构建带来的重要影响,以及在现代性背景下对嘉那嘛呢文化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农耕历史与民俗文化,是中国农民在长期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产物.二十四节气民俗的误读主要包括时空和信仰两个方面,重点在于俗信与迷信的混淆.本文将基于应用民俗学的视角,以对民俗误读的重释与认知为中心,根据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民俗事象,从农业哲学观念等角度对节气文化提出进一步思考.
葬礼是生者为去世亲人举行的告别仪式,被看作将死者的灵魂送往死者世界必经的手续.同时,丧葬仪式在沟通、重建家庭、宗族乃至村落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包括丧葬仪式在内的人生仪礼与民俗活动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了演变,呈现出特殊的冲突与融合交错的状态.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留根文化”传统,然而要追问的是这“根”究竟该是怎样的根?真的只是将老宅翻新而把“祖基地”守住就堪称完美了吗?这样的根是否过于狭隘了?那么更大更深刻的“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所应当留住的应该是村庄的历史之根,而古民居正是承载村落历史记忆的最好载体。如若村民能悟得此理,那么龙现村古民居的命运将会大有转机,几十年之后龙现村的古宅也许不止延陵旧家一处。事实上华侨是最容易有乡愁感
本文从饮椒柏酒民俗作为林业文化遗产的基本点出发,从饮椒柏酒民俗的历史源流考证、它作为林业文化、中医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结晶及与它相同的林药结合林业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三方面探讨饮椒柏酒林业文化遗产.
谚语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语汇,它节奏明快,易读易记,语言简洁而又不失寓意深远.农业生产谚语是民间谚语中最大的一个分支,通常被称为“农谚”,历史也最为悠久.《新华汉语词典》将“农谚”一词定义为“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通常是由农民长期经验积累所得,对农业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谚语更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中积累和创造的文化财富。它语言简洁而生动,记载了农耕的经验与技巧,其所体现民俗
民谣是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它是广大民众抒发感情的载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人们的生活乐趣.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传统的劳作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趋多样化,以人为媒、口耳相传的民谣传承显得无以为继,对民谣的抢救性收集和整理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