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小鼠后突破血脑屏障能力研究

来源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首先将SCYA201201株(F122代次)脑内接种小鼠,评估该毒株对小鼠的致病性;然后通过腹腔接种小鼠,分别在接种后6h、12h、18h和24h观察小鼠脑部病理变化,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血液、脑组织E基因拷贝数,探究该毒株突破小鼠血脑屏障的能力,从而评估SCYA201201株(F122代次)作为弱毒活疫苗的潜力.结果显示,SCYA201201株(F122代次)高度弱化,对乳鼠的脑内半数致死量(LD50)仅为10-3.7/0.040ml;该毒株腹腔接种小鼠后24h内,脑部未出现病理变化,且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阴性,表明该毒株不能突破小鼠的血脑屏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近年,质粒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报道,其耐药机制以及传播途径成为了研究热点.柠檬酸杆菌(C.braakii)是肠杆菌科中一种条件致病菌,是耐药基因的重要储存库.本研究首次在柠檬酸杆菌中报道了一个携带mcr-1基因的质粒pSCC4,该质粒属于新型IncP-1质粒进化分支.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中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革兰氏阴性病原菌.2017年2~5月对18省蛋鸡规模化养殖场送检的粪样、垫料和泄殖腔试纸的200份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以及分子分型实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肠杆菌科中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近年来,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016年3-6月对四川省蛋鸡规模化养殖场送检病鸡的心脏、肾脏、脾脏、肝脏、肺、盲肠等83份组织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以及耐药性相关实验.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是冠状病毒科(family Coronavirndae)、冠状病毒亚科(subfamily Coronavirinae)、γ冠状病毒属(gammacoronavirus)的代表种.IBV能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造成蛋鸡产蛋量下降和鸡群死亡率增高,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台湾1(Taiwan group1,TW1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以其快速、特异、高敏感性及高通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但由于传统的芯片技术采用的是荧光素标记,如Cy3/Cy5荧光染料及量子点荧光标记等,这些标记方法的结果需要依赖昂贵的荧光扫描仪,从而限制了芯片技术在临床上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为了克服传统芯片在临床应用中的限制,可视化芯片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快速的进展.该技术主要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特异性结合的特点,
对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联合共检基因芯片的初步应用进行了研究.制备的芯片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可达0.295pg/ul,4℃条件下可保存120d.用制备的芯片对临床31份疑似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料进行检测,与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为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检测提供了理想的手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PotD蛋白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以副猪嗜血杆菌SC1401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potD基因部分片段,进行诱导表达,分析目的蛋白表达形式;纯化后蛋白以50μg/只的剂量免疫2周龄的BALB/c小鼠,并设置SC1401全菌灭活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经两次免疫后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并以5×LD50的SC1401野毒株攻毒,评价其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目的蛋白的分子质量
大肠杆菌是重要的人和动物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感染宿主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目前,碳青霉烯类和多粘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最后的防线.NDM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质粒介导碳青霉烯酶,Yong D.等2009年首次在中国报道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NDM,目前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NDM已呈全球分布.自Liu等(2016)首次在中国人和动物大肠杆菌中发现质粒携带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
potD基因编码的蛋白作为转运体蛋白,负责多胺的结合和转运,为细胞的正常生长提供必需因子,已在多种病原菌中鉴定为毒力相关因子,但在副猪嗜血杆菌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利用自然转化法构建potD缺失株SC1401ΔpotD::kan,再比较亲本株和缺失株的生长特性、自凝集活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抗血清杀菌能力以及对小鼠的致病力.结果显示potD基因的缺失不影响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自凝集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
为了给四川地区养猪场预防治疗副猪嗜血杆菌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也为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机制研究奠定一定基础,本试验于2014年到2016年,在四川省18个地区的养猪场分离并鉴定到97株HPS,并采用纸片法和分子鉴定方法,对这些分离株的5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情况以及5种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株中耐药菌株比例达86.6%(84/97);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