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与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基于全国923家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发展的研究视角已由以政府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这意味着,提升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速度和质量),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然而作为最为贴近公众的政府组织,基层政府在其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方面却具有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探索这些区域差异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
其他文献
以创新为动力和以协同为手段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重大任务,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地科技创新的有效协同将有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局势。近年来区域间技术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张,逐步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空间支撑,而区域吸收能力在理论和现实上为解释具有协同性和网络性的技术转移空间特征提供了恰当的研究视角。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效的水资源配置能够对其他部门产出和居民收入产生拉动作用。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配置以各地独立管理为主,并不利于效率优化,因此政府试图转变方式实行水资源统一配置。
从京津冀区域产业关联及其协同角度,分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大板块的产业结构,三板块间的三次产业结构非常相似,分工程度较低,竞争多于合作。其次应用“产业空间联系强度”度量各市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得出在2001‐2013 年间,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间产业联系强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环京津区域始终是发展核心区;且各市间产业联系强度差异悬殊,中部地区关联较强;同时,强产业关联的城市主要沿交通主干线分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开放经济下发展工业早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回顾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国外技术、资本的引入与国内商品、劳务的输出都对我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
基于2000‐2013 年中国省际空间面板数据,本文通过测算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分析我国环境规制的省际空间特征,并就其对具体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省际环境规制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
研究表明青岛市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收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居为主。
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1982‐2013 年间,两岸四地均保持持续高速增长,Moran,s I 指数显示四地之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
在“绿色化”背景下,以“绿色+创新”的思路来建设城市,是对现有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再创新”。本文构建了一个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涵盖企业到产业集群,居民到社区,依托绿色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的城市创新理论框架;据此,本文构建了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对湖北省各地级市进行了测度比较;并对城市之间的绿色创新溢出和极化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突破之处在于,现有绿色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技术层面,而资源环境
文章基于汽车产业渐远的邻近性等特征性事实,以垂直关联行业区位均衡模型为基础并引入税负水平因素,利用2002‐2011 年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动态联立方程模型,从内生性视角研究中国当前汽车“整零”行业空间分布关系以及区域劳动力成本、税负水平的影响。
21 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海洋经济拉力赛,中国也不例外。青岛市是我国海洋发展试点城市,在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初步形成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的条件下,在海洋渔业、港口建设及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多方面均取得了优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