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法制备3D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电容行为研究

来源 :2016 中国国际新能源材料及动力电池高峰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2846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过微波水热法快速制备了3D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然后通过真空浸渍,将Mn2+引入3D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微孔中,然后采用真空浸渍将KMnO4 溶液同样引入微孔中,反应生成的MnO2 被原位引入并锚定在3D rGO 的微孔中,MnO2 均匀分布在制备出3D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微孔中,制备出3D rGO/MnO2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 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分析法、BET 吸附仪和电化学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Bismuth(Bi)nanowires,prepared by mechanical pressure injection method followed with complete dissolution of the used anodic aluminum oxide(AAO)template,are milled with carbon black to form Bi/C nanoco
会议
氧化锰纳米片层可以组装成不同维度和形貌的电极材料,显示了好的电容性能[1]。但是,尽管氧化锰纳米层在二维水平上有高的离子和电子传输速度,但在结构垂直方向的离子有效传输受到了阻碍,导致快速充放电不易实现和电极反应不易深入到电极内部,不利于电化学电容器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提高及快速储存能量的实现[2]。
会议
新能源汽车所需大功率动力电池的迫切需要,以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存在价格和安全性等瓶颈问题,其关键材料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报告介绍了几种微纳米钛、铁、锡基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如:微米管状Li4Ti5O12、大孔和纳米介孔Li4Ti5O12、q-CNT-Fe3O4-C 复合材料、Fe2O3@SnO2纳米棒、rGO-Fe3O4-SnO2-C 多元复合纳米片和方型FeCO3 等设计合成及其应用于锂离子
会议
核壳结构催化剂是最为重要的一类燃料电池低铂催化剂,其铂的质量活性通常可达商品铂催化剂的4-10 倍,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的基于贵金属"核"的核壳结构催化剂也存在诸多不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基于新型非贵金属"核"的核壳结构催化剂,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同时,研究这些催化剂中存在的壳核相互作用。
会议
太阳能和氢能是未来的重要能源。电解水产氢技术具有清洁无污染、高效的优点。但主要技术障碍是电解水过电势过高,这也是电解水技术与太阳能电池结合的一个障碍。本研究利用简单的离子置换反应,大规模制备高效、便宜的镍掺杂氧化钴纳米片阵列的电解水产氢催化电极;并构建两电极电解水体系,结合太阳能电池,实现太阳能-电能-氢能自主供给系统,为设计相应的器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会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高温燃料电池(>800℃),有着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且可使用碳氢化合物、生物燃料以及煤等作为燃料,因而有望成为实现我国化石能源高效转化、CO2及其它污染物减排的关键技术。降低SOFC 工作温度至中低温(<600℃)区间,并保持其高能源转换效率是提高SOFC寿命,降低器件价格,实现大范围应用的关键。
会议
传统的石墨类碳负极材料因为较低的比容量和较差的安全性能无法有效满足下一代高能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需要.基于转换反应机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因为突出的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关注.MnO 被认为是其中一类有潜力的负极材料,具有嵌锂容量高(756 mAh g-1),嵌锂电位适中(1.032 V,vs.Li+/Li),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导致容量衰
会议
在碳纳米管的掺杂研究中,氮掺杂是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含氮碳纳米管表面由于氮掺杂引起的缺陷给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颗粒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核提供了位置,使其更容易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核。而在很多普通碳纳米管已经表现出优势的领域,含氮碳纳米管则表现出了更优越的性能。利用含氮碳纳米管有利于金属氧化物颗粒在其上沉积的特点,把导电性良好、且利于氧化物在其表面分散的含氮碳纳米管作为导电碳骨架引入到电极材料当中,不仅提高了材
会议
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为止最有可能大规模应用的储能系统之一,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是电池反应的场所,其电化学活性对电池的功率有很大的影响,该文使用高导电的石墨与石墨毡电极复合,制备了高性能的全钒液流电池电极,在200mA/cm2 的电流密度下取得了较高的能量效率。
会议
碳纳米材料因其多样性的纳米结构以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纳米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通过碳化活化方法获得了系列多孔碳材料,研究了它们的吸附储能和电化学性能;采用简单的有机物作为结构调控剂,金属醋酸盐为原料通过水热溶剂热反应合成了系列碳的空心结构和金属氧化物/C 核壳结构以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研究了这些纳米结构的反应过程和形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