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导河积石”非河源记载辨正

来源 :“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术界关于历史时期河源认知研究已相当深入,但仔细检视却发现,建国以来受到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地理学界、历史地理学界以及水利史研究多着重在唐以后河源认知渐为"正确"和"科学"的部分展开讨论,而对唐以前相关问题的讨论很不深入,甚至存在较多的研究疏漏和理解偏差,因此重新检视唐以前河源认知问题,具有正本清源之学术史意义.本文是拙文《唐以前黄河河源认知的再检视》中一部分,即关于《禹贡》“导河积石”非河源表达进行辨正,其他问题暂不讨论。笔者认为, 目前学界据《尚书,禹贡》“导河积石”的记载认为战国中后期已有“河源出积石”的地理认识,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这一现代知识的来源可能有两个:1、1978年两宁河源会议所造成的影响乃是传袭之误,反映出错误知识的层累过程;2、学界关于《禹贡》“导河积石”之“导”字字义的理解,“溯源”、“循行”二解皆误,“导”字字义本质上与河源问题无关。刘起釪先生《尚书校释译沦》试图推翻旧注,从而得出“导河积石”为河源记载的结论,所引蔡沈《书经集传》与胡渭《禹贞锥指》的两个论据均不能成立,主要原因是刘氏误解了蔡、胡之本义。
其他文献
中国的山水志编纂始于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各朝均有修纂,但数量不多,至明清方进入鼎盛.其中,元代的道教山志编纂颇引人注目,现存者有刘大彬《茅山志》、元明善《龙虎山志》、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邓牧《洞霄图志》(一作《大涤洞天记》)、陈性定《仙都志》等,山志趋于成熟.其中《龙虎山志》是第一部奉敕编修的山志,也是龙虎山的首部山志.此后,龙虎山作为道教中枢,屡有修志之举.《永乐大典》残卷今存《龙虎
《神仙传》张道陵传原为早期葛氏道徒所作,汉魏本基本维持祖本面貌;云笈本为维护张道陵之教祖形象对传文进行删略;四库本当源自唐前即已存在的异本,经宋代教外知识分子补编而成.教内思想的发展、新传说的兴起及社会潮流的转变共同促成了文本的流变.
赵甡之为南宋初年着名将领赵哲之子,一生声名不显,也少有事迹流传.但他痛定思痛,撰写了一部《中兴遣史》,后人也因此而记住他的名字.《中兴遗史》一书,共有六十卷,为编年体史书.约成书于宋孝宗刚继位不久,主要记载了宋钦宗、宋高宗两朝的历史.这部书虽然在成书后屡见宋人引用,后来却亡失于宋元之际.《中兴遭史》取材谨慎,考证细微,叙述平允,颇具史识,是一部史料价值极高的史着,对研究两宋之际的历史尤为重要.虽然
社会历史发展在地域上存在的不平衡性,使区域性研究尤为必要.它不仅可以发现各个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而且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将更好地说明全国、乃至全人类的社会演进过程,共同的发展规律.区域性研究的开展,必须把握地方史料,广辟资料来源,避免历史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以偏概全,内容空泛,东拼西凑等弊病.前辈学者在区域历史研究中贡献最突出的代表者是傅衣凌先生,以其丰硕的独创性成果,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概念将促
1966年四川省苍溪县出土了两方同文同制的元代"万州诸军奥鲁之印".学界对这两方官印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释并充分肯定其史料价值.尚未有学者讨论过上述官印的真伪问题.实际上"万州诸军奥鲁之印"的铸造时间以及两方同文同制官印的出现均存可疑之处.
明清天主教《圣经》插图版画源远流长,其传华历史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后.至民末之时,此类著作数量达到10余种,大大地推动了天主教《圣经》故事版画的在华流传与发展,亦推动了天主教在华的传教工作,为中国传统插图版画的发展注入了一些新鲜血液,包括介绍透视法、明暗法等新表现手法以及凹线刀法等制作手法;也为中国插图版画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笔者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一年,得览该校图书馆较为丰富的中文藏书,古籍方面主要有马礼逊藏书.马礼逊是西方来华的第一个基督教传教士.清嘉庆十二年(1807),马礼逊受伦敦传道会派遣,取道美国前往中国,来到广州.他努力学习中文,后为东印度公司担任译员,长驻广州,在当地做了许多文化工作,购买大量中国书籍.这批书籍后来被马礼逊带回英国,如今藏在亚非学院.当中有不少广东人
本文描述了德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的基本情况,以及海内外瑶族文献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几种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计划,对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馆藏全部瑶族手抄本文献进行翻拍。由于,2011年笔者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跟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主管亚洲文献的图书管理员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通过努力,对方允诺笔者对这些馆藏瑶族手抄本文献进行翻拍。对这些瑶族文献的翻拍,有的文献由于年代久远,纸张腐蚀,因此必须要在
在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宋代,有关海鲜的书写也承载着刻画时代变迁的象征意义.宋人热衰于呈现海鲜的多种面相:从名不见经传的方物到众相夸口的祀品,从不知名状的怪食到享誉全国的美食,从渔民的餐食到士人间流行的礼物、皇家盛宴上的佳肴,从异域珍奇到家常菜式.在眼花缭乱的众海鲜相中,看到经典与时尚、京国与蛮荒、市朝与江海等观念的交错与碰撞,而联结这些观念的枢纽是宋人的家国观.
《史记》的最早刻本足刊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的淳化本.在此之前,《史记》均为写本.《麟台故事·卷二》:载"至太宗朝,又摩印司马迁、班固、范晔诸史.于是六经皆传于世,世之写本皆不用."以此可知,淳化本史据众多写本梳理而成.刻本的产生,使《史记》的文本形态、内容文字趋于定型,促进了《史记》的更广泛流传.《太平御览》所引唐以前文献多达1690种(据《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