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仪式展演的人类学解读——以“辛家法会”为例

来源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研究最早是在神话和宗教学的领域,作为宗教信仰的表现行为方式,仪式活动体现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功能.到19世纪晚期,仪式研究不再局限于宗教和神话这样狭隘的空间,而是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相结合,在更广阔的研究背景下发展出丰富的理论.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仪式的分析,人类学家试图发掘仪式背后深藏的文化意义。本文以青海民和县官亭镇"辛家法会"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及仪式理论,对辛家法会的仪式结构及文化意义作了人类学的解读.
其他文献
通过比较《韵要粗释》和《荆音韵汇》两部韵书所反映的吴语特征,可以发现一些吴语语音演变的轨迹,根据这些语音消变的信息,不仅可以进一步验证以往研究中所提出的汉语语音演变的普遍规律,还可以发现吴语语音演变的大致趋势。
浮山话中表示对某事有所怀疑的两个词,一个是“jiaca”,另一个“haba”。这两个浮山话常见、常用的方言词的来源应该是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中的“脚叉”一词。对此,本文从语音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同时还结合福州方言进行分析。福州方言中也有一组词似乎与上述现象有关,把所有的材料排列起来会发现它们在读音和意义上的联系。
本文系统描写了楚文字的形声系统.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我们认为楚文形声系统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类化程度、构字能力较强的高频义符和声符,相对而言,义符的类化程度要高于声符.通过楚文形声系统与小篆形声系统的比较发现:楚文形声字的义符中,形声结构形位组合所占的比重较小篆义符系统中的相应比重低;声符系统中,第二及第二层次以上声符,即形声字充当的声符所占的比重也低于小篆声符系统中的相应比重.数据对比及相关现
文以否定词中的“毋”、“無”二字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中的“毋”、“無”二字展开讨论,并以《二年律令》中的“毋有所与”到《史记》、《汉书》中的“無有所与”的变化为线索,试图从新的视角探讨秦汉文献中否定词“毋”、“無”的使用和变迁,并考证《史记》、《汉书》中的“無有所与”应作“毋有所与”.
以孙诒让为代表的孙氏父子断言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帙为赝品的理由均难成立.本文在补充前人研究的同时,又考证出残帙所钤的几方重要的鉴藏印章,认为清代以前特别是南宋一朝残帙基本作为一件前代书法艺术精品而被陆续收藏.
古代汉语表处置疑问句的原形是由“如”等处置义动词后接处置对象和疑问代词“何”构成,可概括为“如XX何”.这个基本句式的演变,可归因为其中处置对象项的移位与疑问焦点的迁移等,此外,在具体的会话场景中,由于强调或者或者忽略“处置对象”,句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语用角度看,这类疑问句中,除了质疑“处置方式、办法”之外,至少还蕴涵两种意义:(一)处置方式的适配,即处置方式与其处置对象的比较.(二)质疑人向
本文以楚简新出字为材料,对《广雅》中部分传承自战国时期的古文字进行了比较勘对,并对《广雅疏证》中的三例错误作了校正.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中州全韵》的研究现状,对其版本作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音系作了全面的整理考察.从分析其反切入手,证明了《中州全韵》不是声调分阴阳,而是声母分清浊.整理出了存浊的30声母系统.《中州全韵》的韵母系统与《中原音韵》大致相同,大的不同之处有3点,皆与时代地域有关.《中州全韵》的小韵格局与反切不是一个音系,与《切韵》等书的传统反切相比,其反切构造也有自己的特点.
"冈介"是湘南瑶族"坐歌堂"的一种地方型,"冈介"中的瑶歌,作为一套社会交际的框架,有着明显的程式化特征,最大限度地保持着传统的稳定性;而在社会行为的层面上,"冈介"中的"唱"则因地方社会生活的变迁,相应地出现了社会功能的转换与失落."冈介"之"歌"与"唱"在意义上的分离,代表性地反映了民间文学因其生活功能的衰退而走向消亡的特殊形态.
"娱尸"是历史上存在的一种民俗现象.相关史料的对娱尸的记载似是而非、甚至相互矛盾.本文通过娱尸与音乐,娱尸的起源及内涵的演变、娱尸与胡俗及元俗、娱尸与演剧四方面的考辨,得出四点结论:娱尸的表现形式为丧葬作乐,但并非一切丧葬作乐都是娱尸;娱尸一词出现在明代,但娱尸现象古已有之,其主要源头为古楚地的歌舞娱神乐鬼之俗;明人称娱尸不仅指称南方少数民族这种习俗,也包括当时颇为风行的佛教葬仪;娱尸处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