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变应原诱发的、Th2过度分化并由特异性IgE介导的以打喷嚏、流鼻涕、鼻阻和鼻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NFSF4和BLK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在中国汉族人群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TNFSF4和BLK基因区域多态性是否与变应性鼻炎(AR)存在遗传易感性。
【出 处】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变应原诱发的、Th2过度分化并由特异性IgE介导的以打喷嚏、流鼻涕、鼻阻和鼻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NFSF4和BLK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在中国汉族人群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仍缺乏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TNFSF4和BLK基因区域多态性是否与变应性鼻炎(AR)存在遗传易感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6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700例健康体检者,对TNFSF4基因的6个位点(rs1234314,rs1234313,rs1234315,rs12039904,rs844648,rs10912580)和BLK基因的3个位点(rs13277113,rs2254546,rs1600249)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NFSF4基因的rs1234315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CT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增加;rs1234314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G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增加;rs1234313AG基因型频率在AR组增加。BLK基因的rs13277113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AG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加。rs1600249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降低,C等位基因在AR组增加。TNFSF4基因的AGC和GCC单体型和BLK基因的AG和GA单体型可能与变应性鼻炎相关,TNFSF4基因的ACC单体型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GGT显著增加变应性鼻炎的患病风险。
结论:在汉族人群中TNFSF4基因的rs1234315,rs1234314和rs1234313位点与AR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BLK基因的rs13277113和rs1600249位点与AR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而TNFSF4基因的rs12039904.rs844648和rs10912580以及BLK基因的rs2254546与AR的易感性无明确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Orai1抗体腹腔内注射是否可以改善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炎症状态.方法:建立AR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Orai1抗体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在干预前后打喷嚏和挠鼻次数的改变,检测小鼠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成本-效果比分析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制定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专病门诊确诊尘蜗过敏的中一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和皮下注射免疫治疗2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白介素-25(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4年8月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64例:轻度持续性(轻度组)32例,中重度持续性(中重度组)3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2009年,武夷山)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组),均为鼻中隔偏曲及鼻骨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小鼠鼻腔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ECTO-MSCs)的多向分化特征以及其在缓解变应性鼻腔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小鼠鼻腔黏膜ECTO-MSCs,并用组织消化和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ECTO-MSCs,并鉴定ECTO-MSCs多向分化能力.使用OVA作为变应原,通过注射和吸入OVA,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进行皮下和舌下免疫治疗的依从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电话随访接受尘螨皮下免疫治疗AR儿童37例(男26例,女11例),舌下免疫治疗的AR儿童31例(男19例,女12例).依从性评定标准:治疗超过1年者为依从,否则为不依从.并调查不依从的原因.结果:儿童AR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为86.48%,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为29.0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于2010年7月-2011年3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住院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18例,其中52例为单纯鼻中隔偏曲;66例为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所有病例均经专科医师询问病史、查体及鼻窦CT确诊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查血常规,记录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嗜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门诊就诊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口服细菌溶解产物BV 7.0mg/qd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结束后8周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鼻粘膜免疫相关的检测指标,评价细菌溶解产物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入选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过4周的BV治疗,药物评分(MS)较治疗前
目的:观察低功率电凝法切除鼻中隔肥厚性黏膜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已经确诊的变应性鼻炎合并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主刀.A组:只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合并有下鼻甲肥大的予以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增生的鼻中隔肥厚性黏膜不予处理.B组:在A组手术的基础上,将鼻中隔肥厚性黏膜予以电凝法切除使之变得平整.术后6月评估其疗效.评估指标有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结果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剂、氯雷他定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症状控制后口服孟鲁司特维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维持用药组(孟鲁司特组)及无维持用药组(对照组),两组先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256ug/日早晚每侧鼻腔喷一次)+氯雷他定(10mg/日)治疗,待症状得到控制后,非维持用药组停药,维持用
目的: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不同阶段唾液中的特异性sIgE、sIgA及sIgG4的浓度,分析其变化及与症状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用药评分相关性.方法:将变应性鼻炎尘螨阳性患者按未行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组、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递增量组及维持量组分成三组.使用ELISA实验方法测定唾液中的IgE、IgA及IgG4,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用S